任何一名君主居住在革命圣地,都会感到亚历山大,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革命了。
继位之前,拿破仑三世还以巴黎自豪过;继位之后,这种感情就一去不复返了。
别的不说,巴黎每年发生的罢工运动、游行示威次数,直接超过了奥地利全国的总和。
法国每年发生的游行示威、罢工运动次数,超过了整个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拿破仑三世能够坐稳皇位真心不容易。
要是让弗朗茨选择,他宁愿去殖民地当土霸王,也不愿意做法国皇帝。
这跟君主做的好坏没有关系,只要翻开历史书看看法国的革命史就知道了。
作为旁观者可以一笑了之,可是作为当事人就只能哭了。天天坐在火药桶上,一项政策令一部分人不满都可能引发一场革命。
君主制不适合浪漫主义盛行、且精力过剩的法国民众,巴黎民众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共和制适合他们。
拿破仑三世想了想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命令各地的警察加强戒备,让巴黎的城卫军和南特地区的第七师换防。”
换防这是拿破仑三世最常用的手段,为了避免革命党人勾结军方,巴黎的守军从来都不常驻。
奥尔良王朝覆灭的教训已经告诉了他,不掌握一支可靠的部队,江山是坐不稳的。
……
阿蒂萨是一名意大利商人,然后他还是一名民族主义者,这个顺序不能够颠倒。
因此,1848年的大革命中他果断的站在了胜利者一方,逃过了一劫。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他是一名民族主义者的本质。这些年他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宣扬意大利民族主义费尽了心思。
在维也纳政府在推广民族大融合的大背景下,阿蒂萨自然不敢逆流而上,可是在暗地里他们却建立了威尼斯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这是单纯的学术交流,只不过交流的都是意大利民族文化、艺术。如果只是个人兴趣爱好,也不会引起奥地利情报组织的关注。
关键是他们非常作死的举办了青少年艺术文化培训班,在暗中宣扬民族主义,甚至还不时流露出希望威尼西亚独立的愿望。
奥地利言论自由,只要没有在公众场合宣讲这些思想,法律上是定不了罪的。
自始至终,他们都只是在嘴上说,没有落到过实处。包括给青少年灌输这些思想的时候,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德意志统一战争时期,当地政府还故意留下漏洞,希望他们采取行动,好把这帮人一网打尽。
遗憾的阿蒂萨等人都是老油条了,在利益面前理想都要靠边站。
意大利地区没有统一,一个威尼西亚地区脱离了奥地利独立,他们就丧失了现在的大部分市场,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他们不但没有趁机独立,反而说服了激进民族主义者,不要轻举妄动。
这种潜伏者是最可怕的,他们不会冒然造反,却在为造反而努力。
阿蒂萨最近有些心神不宁,总是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刚刚回到家中,老管家就递给了他一封信。
“阿蒂萨先生,这是斯蒂芬先生派人给你带来的一封信。”
斯蒂芬是他在一次宴会上偶然认识的,两人闲谈甚欢,斯蒂芬还邀请他加入殖民公司,前往非洲大陆开辟殖民地。
碰到了专业忽悠人士,又有大量的雇佣兵做证据,阿蒂萨没有怀疑斯蒂芬的身份。
欧洲同名的人太多了,斯蒂芬这种大众化的名字,奥地利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谁也不会把一个殖民商人和匈牙利独立组织联系在一起。
打开了信,初略的看了一遍,阿蒂萨脸色大变。
“奈尔,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有没有别人看到?”
管家奈尔一脸郁闷的回答道:“送信的人在大门口交给我的,除了几个街头小商贩,并没有可疑人员。”
他非常的纳闷,完全不能够理解阿蒂萨的紧张。不就是一封信么,就算是有人看到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容啊!
听到了这个答复,阿蒂萨再次确定道:“那些小商贩有没有新来的?”
奈尔非常肯定的回答道:“没有,都是往常那些人,几乎每天都在。”
阿蒂萨松了一口气,随及又头疼了起来。这个年头闹革命,不是在找死么?
他完全不能够理解斯蒂芬是怎么想的。作为匈牙利独立组织的领袖,在维也纳政府的追杀下,还能够逍遥十几年,为什么要现在跑回来送死。
没错,在阿蒂萨看来现在斯蒂芬就是在送死。匈牙利的情况别人不清楚,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商人还能不知道么。
不要说独立了,估计不用等维也纳政府动手,当地民众就把他们给镇压了。
这些的情况,在威尼西亚地区同样也可能发生。维也纳政府的民族融合运动,还是有作用的。
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当地德意志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年轻一代,一个个都在学习德文,意大利语言文字已经在义务教育中消失了。
即便是还有人在坚持给下一代灌输,可是奥地利义务教育的课业非常重,学生们每天都很忙,学校考试不考的东西,又有几个人会去主动学习呢?
前些年私立学校还在教授意大利语,结果教育部停止了对他们的拨款,把他们列入了暴利行业运营公司,需要和奢侈品行业一样向政府缴纳高额的税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