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俄国本土产能不够,就算是官僚们不在乎前线士兵们的死活,可是量上不能少,只能外购。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资本家们也产能也在提高,现在政治上的变局,让官僚和资本家们看到机会。
在此之前,还有几个有节操的官员制约,他们还不敢肆意妄为。现在错误解读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信号,让这些官员选择了沉默。
后果自然没有官僚们想想中的那么简单,层层克扣已经成为了俄军的惯例,在利益面前能够保持理智的永远都是少数。
上层都烂掉了,还能指望下层官员清正廉洁么?
这回弗朗茨没有静静的当观众,而是推了一把。给沙皇政府官僚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
在他看来,普鲁士人派出一支商队,就能给现在俄军以最大的杀伤。直接挥舞着钞票,对着军需官说:买、买、买。远比在战场上死磕,要获得的收益高。
只要有钱,就算是敌人也可以成为俄国人的座上宾,在利益面前没有敌人。
弗朗茨承认俄军后勤体系腐败,奥地利资本家们也是居功甚伟的。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大家也是各显神通。
不过这只是诱因,本质上还是沙皇官僚体系早就腐朽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俄国官僚的日子一直很舒心。
最初的时候,维也纳政府还派人监管出口商品,担心砸了牌子,丢掉了这个大市场。
现在不需要了,为了报复俄国人增加关税,弗朗茨选择了漠视。
漠视,可不仅仅只是放松本国商品监管,还比如:允许伪劣产品出现在俄国人军需系统中。
简单的说,就是俄国本土生产的劣质商品,贴个商标充当奥地利军工产品。
在此之前,维也纳政府是严厉打击的,还派出专人监督,一经发现就找俄国外交部处理。
涉及到外交层面,沙皇政府的官僚们也不敢乱来,处理了几个替罪羊后,剩下的人也就不敢乱来了。
按照惯例,奥地利生产的商品根本就不需要检察,次品率在可控范围内;而本土生产的军需品,则需要挑选混在次品中的合格品。
毫无疑问,奥地利出口的军需品价格更高。现在没有了约束后,资本家们自然不介意冒充了。
只要提供一部分合格样品,附赠一个厚厚的红包,一起交给负责检察的官员,什么问题都搞定了。
这绝对不是奥地利坑队友,完全是俄国官僚作死。弗朗茨已经派人收集了证据,就等事发后揭露出来。
第一百零四章 清君侧
俄奥关系出现了变故,很快就在政治上引发了连锁反应,伦敦政府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没有矛盾的联盟很可怕,矛盾重重的联盟却不足为虑。
现在两国关系遇冷,维也纳政府对俄国人的支持肯定会打折扣,这是伦敦政府最想要的。
别的问题都可以押后处理,唯独俄国人对印度的威胁,必须要马上解决掉。
几年前的印度大起义,英国人还是记忆犹新。就是因为俄国人的暗中支持,让伦敦政府付出了数亿英镑的军费。
如果不把这个隐患解决,隔三岔五的来一下,谁能够受得了?
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社会矛盾也是一大堆,只要有人煽风点火,爆发叛乱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印度和各国隔开,小国无所谓,他们既没有胆子,更没有实力搞事情,大国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俄法奥三国,都是伦敦政府严防死守的重点。现在法奥两国都没有向印度伸爪子,只有俄国人一家表示了兴趣,伦敦政府自然要断掉沙皇政府的念想。
让中亚地区独立就是最好的选择,留下一个这么缓冲区,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就算是英俄发生冲突也是在中亚地区,打烂了中亚伦敦政府都不心疼。
现在的四条战线上,伦敦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就是中亚地区,亲自派出雇佣兵上阵就足以说明问题。
唐宁街10号,外交大臣雷斯林汇报道:“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这次谈判失败了,俄国人不愿意做出任何让步,他们最后给出的条件是恢复战前状态。
这让我们的朋友无法接受,普鲁士人对立陶宛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同时还要求波兰独立。
奥斯曼人想要收回君士坦丁堡,据说他们还在和奥地利谈判,准备赎回部分巴尔干半岛的领土。
维也纳政府没有直接拒绝,现在只是价格上没谈拢,如果奥斯曼帝国收回了君士坦丁堡,那么赎买达达尼尔海峡的问题不大,奥地利对黑海似乎缺乏兴趣。
东方帝国代表希望收回西疆和远东,目前他们在西疆地区打得还不错,据说那位老将军还是抬着棺材出征的。
中亚地区有些混乱,要协调几个汗国联合作战太难了,不过他们对俄国人的仇恨还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的朋友作战意志都还算坚定,战场上的局势,总体来说局势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前不久俄奥关系发生了变化,似乎是亚历山大二世发小孩子脾气了。在资本家们的鼓动下,沙皇政府提高了同奥地利的关税,双方爆发了冷战。
奥地利人针锋相对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大约比之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某些商品还涨价了百分之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