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券在握的军方自然主张求稳了,至于割地带来的后遗症,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
割地也要看怎么个割法,只要操作得到损失都在控制范围内。现在普鲁士王国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尤其是缺少德意志人。
东普鲁士地区空了,急需民众填充,新占领区也需要移民稳固地方。把割让土地上的人口、财务全部打包带走,丢一块白地奥地利就行了。
这同样是履行了约定,还让维也纳政府没有话说。当初的约定只是割让西里西亚地区,可并没有约定要包括上面的人口、财产。
如果想要搞事情,还可以留下一部分民众,把当地的所有产业都转移到这些人名下,然后来一个非暴力不合作。
在这个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人家通过合法手段不合作,维也纳政府也无能为力。
当然,这个无能为力只是短时间的。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一旦丢掉了节操,很多办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军方立场转变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就是容克贵族们需要劳动力给他们耕种土地。这个年代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一点儿也不小。
东普鲁士地区是容克贵族的大本营,现在人都没了,他们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恢复生产。
还有新占领区,很多土地也会通过战后封赏落入容克贵族们的手中,这些土地也需要劳动力耕种。
如果没有来自于本土的民众,全部使用当地人耕种,光语言沟通就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贵族统治地方也是需要根基的,当地人反抗起来了,他们也需要进行镇压,没有自己人怎么行呢?
西里西亚地区是从奥地利手中夺取的,这里以工业为主,资本家们的实力更加强大,就算是丢了容克贵族也没有损失。
普属萨克森地区也差不多,经济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加入普鲁士王国时间太短,不是容克贵族们的基本盘。
文官派系就不一样了,为了和军方抗衡,他们不得不和国内的资本家结盟。作为资产阶级在政府中的利益代言人,现在自然要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了。
理论上,把人口财产都转移了,普鲁士王国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普通民众也可以获得政府补偿,看上去似乎还不错。
唯独资本家们的利益无法保障,工厂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造的,就算是所有条件都满足了,换个地区后他们又要重新经营人脉关系、销售网络。
这不是政府那点儿补偿款所能够弥补的,在这个变局的过程中,他们有很大可能被别人所取代。
第一百零九章 福祸相依
你坑我,我坑你,斗争是列强时代的主题。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国际政治上只有利益,利益一致就是朋友,利益发生了冲突就是敌人,角色转变是基本操作。
这方面英国人做的最好,刚刚还是盟友,片刻功夫后就可以变成敌人,再过一会儿又可以再次成为朋友。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年代欧洲各国的外交都是学习英国人的。大家的底线、节操一降再降,亲密合作的盟友关系,只存在于中世纪之前。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各国的关系是一团乱麻,不能狭义的用敌人和朋友来区分。
为了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支持普俄两国都在进行外交攻势,反应迟钝的奥斯曼帝国同样也展开了外交活动,就剩下中亚几个汗国和东方帝国还处于咸鱼状态。
咸鱼是悲剧的,在欧洲规则体系下国际支持还是很有作用的,即便是小国的外交支持,同样也存在着价值。
小弟没有外交能力,就只能约翰牛自己上了。或许这也是伦敦政府最想看到的,可以增加他们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利益。
弗朗茨本想成为吃瓜群众,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俄奥同盟的关系,奥地利被牵扯了进去。
“俄国人想要恢复到战前状态,要获得我们的支持?”
由不得弗朗茨不惊讶,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管承不承认俄国人这次都是失败者,失败者不想付出代价怎么可能呢?
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
这样的停战条件,能够获得大家同意才怪。除非他们能够说服所有的欧洲国家一起背书,否则付出代价是必然的。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回答道:“是的,陛下。俄国公使就是这么说的,他们不愿意为这次战争负责。”
毫无疑问,这牵扯到了沙皇政府内部的政治博弈。政府高层没有人想要承担责任,就耍起了无赖。
弗朗茨被气乐了,他才懒得管俄国人的烂事,当机立断说道:“回复沙皇政府,如果他们自认为有能力说服各方同意,我们没有任何意见。
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不要做这些异想天开的事,免得最后成为了国际笑柄。”
“国际笑柄”这是俄国人的硬伤,他们的外交笑话几乎没有断过。隔上三五年就会来一次,仿佛不闹笑话,他们就不能够成长。
弗朗茨自然不愿意陪着沙皇政府一起嗨了,把别人都当傻子,最后才会发现傻子就是自己。
外交上建立在实力上的,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帝国却是有这份儿底气。如果在一年前停战,他们都还有不割地不赔款的实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