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敌人太过强大,单打独斗他们都不是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有与之对抗的实力。
显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谁当老大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波兰辉煌的历史,成为了这个联盟最大的阻碍。
在俄国人威胁没有消失前,波兰临时政府需要普鲁士人的帮助,差点儿就向柏林政府妥协了,然而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允许。
法奥两国不想看到普波合并,进行了严厉的警告。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柏林政府也不敢得罪法奥两国,这项计划无疾而终。
当时都很勉强,现在现实威胁不存在了,波兰人更加不愿意当小弟。
当然两国联合的呼声一直很高,拥立威廉一世成为波兰国王,在波兰议会中的支持率还是不低的。
然而这位支持率最高的候选人,从一开始就被踢出局了。
同时遭到了法奥俄三国的强烈反对,就算是波兰议会全票支持,威廉一世也不敢坐这个国王。
如果是两国合并,威廉一世还敢冒险尝试一下。仅仅只是共君就要遭到三大列强联合反对,威廉一世还是很怂的。
不光是他的问题,关键是波兰议会更怂。面对列强的干预,他们不敢进行投票表决。
当然,柏林政府还没有完全放弃,现在波兰议会中争执不休,很大原因就是他们引起的。
这次普波联合反俄战争,普鲁士王国也顺势完成了对波兰的渗透,现在波兰军队中有八层以上的官兵,都是普鲁士人教官训练出来的。
波兰国内的亲普派力量也非常强大,尽管大家不愿意当普鲁士的小弟,但是并不等于大家排斥威廉一世成为波兰国王。
拥有这么大的优势,普鲁士人自然要争取了。都没有努力就宣布认输,可不是他们的作风。
国际反对势力强大,主要还是看法奥两国。俄罗斯帝国的态度现在差不多可以无视,在他们结束内战前,是没有功夫干涉波兰王位花落谁家的。
英国人没有明确支持和反对,可以算是中立。欧洲小国一大堆,大部分持反对意见,不过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拿到波兰王位,对普鲁士兼并波兰至关重要。如果拿不到手,他们宁愿让波兰王位先空缺着。
第五卷 帝国主义时代
第一章 教子
随着伦敦和会的落幕,欧洲大陆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没有经历过战争,永远不会知道战争的可怕。
作为这次战争的胜利者,威廉一世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喜悦。从领土上来看,现在普鲁士王国和原时空的德二帝国相差无几,总人口也突破了两千万大关。
这些收获都掩盖不了军方做大的事实,没有了俾斯麦,现在政府根本就压不住军方。
权利平衡被打破了,对皇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威廉一世政治头脑还是很灵光的,没有玩儿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把戏。
柏林王宫中,威廉一世宣布了新的人士任命:“弗兰克首相身体不适,辞去了职首相职务,现在由毛奇元帅接任。”
打压不下去,那就分化瓦解好了。毛奇用兵打仗很厉害,政治手段就差得远了,放在首相位置上完全是棒杀。
不管现在的威望有多高,只要后面犯了错误,依然会被人拉下去,到时候战争中所取得的威望也就没了。
在普通国家,军方元帅出任首相是不可能的。文武之间的界线足以挡住这一切,然而这是普鲁士王国,军方将领担任首相完全是正常操作。
威廉一世用的是阳谋,身份发生转变立场也会发生转变。除非毛奇愿意做一块橡皮章,不然早晚都会出手压制军方。
权利斗争是残酷的,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作为军方大佬的时候,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架空政府;变成了政府首脑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
相比普鲁士王国的权利斗争的和谐,隔壁的俄罗斯帝国就截然不同了。条约签订过后,沙皇手中的军队就开始四处抓人。
秋后算账还是来了,这些日子亚历山大二世也不是白过的,能查出来的基本上都查出来了。前面忍着不发作,就是等现在这个时候一起算总账。
一时间,圣彼得堡的监狱人满为患。大量的蛀虫落网,搞得官僚们人心惶惶。
要是严格按照清查,沙皇政府的官僚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抓进去。
就算是有没有犯罪的,也正在通往犯罪的道路上。冤枉这个词是多余的,沙皇政府的官僚系统已经烂透了。
亚历山大二世不是中二少年,自然不会想要把官僚们全部干掉,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现在抓的都是导致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打了败仗是需要有人负责的,亚历山大二世不准备找替罪羊,就轮到他们自己扛了。
冬宫,看着不断落网的犯罪分子,亚历山大二世头疼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贵族,按照惯例是杀不得的。
很多时候出现问题,并不全是主官们的错。他们从中拿一分,下面的人就要拿三分,层层克扣下去导致了这次大败。
某些不起眼的政府基层雇员,他们贪污数额还超过了主官。并且越是基层越腐败,到了高层反而要考虑一下后果。
全部都杀了,那不现实。这些小杂鱼也不是普通人,至少也是中产阶级,都杀了带来的社会影响太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