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日本能够比的,他们可没有足够的底蕴,能够抵御外患。
大久保利通问道:“伊藤君,你发现了没有,在维也纳我们没有看到浓浓黑烟,这和巴黎伦敦截然不同。
据说欧洲正处于经济危机中,很多工厂都关门了。现在奥地利皇帝都亲自巡视地方,是不是说奥地利的经济危机非常严重,维也纳都没有工厂开业了?”
看了看繁华的大街,伊藤博文用手指了指说:“不太像,这完全是一副盛世的景象。如果经济危机有那么严重,这些普通人恐怕早就笑不出来了。
而且维也纳可是不夜城,这么多路灯,每个月的电费开销恐怕都不下于四五十万两白银。”
电灯还是进入伦敦之后,他们才接触到的新生事务,还冲击到了他们的认知。
不过,在伦敦电灯也只是少数富人的专利,为了日本的不丢脸,他们也只是远观不曾近距离接触。
到了奥地利就不一样了,电力公司已经在推广电灯了,不仅大街上有路灯,就连他们入住的宾馆都已经安装了电灯,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伊藤博文猜测每个月四五十万两白银的电费开销,直接让整个代表团陷入了死寂。大家不自觉的拿日本做了对比,尴尬的发现,维也纳电费就是他们财政收入的一半。
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准确,道路照明用电和居民用电价格可不一样,折算下来每月电费也就十几万两白银。
这些钱也不是维也纳市政府买单,而是分摊到了商人头上。这笔税大家是乐意出的,自从维也纳亮了起来后,商业变得更加繁华了。
不夜城的名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来。这些外来者到来,带动了商业上的繁荣,维也纳已经有向旅游城市发展的迹象。
代表团团长岩仓具视摆摆手说道:“不用深究了,这里是奥地利人的地盘。不管是怎么回事,都和我们没有关系,没准这座城市就没有工业呢!”
没有工业,这话他自己都不相信。这个年代没有工业的大城市确实存在,但那都是在落后地区。
列强国家的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是浓烟滚滚。奥地利也不例外,维也纳只是在弗朗茨干涉下出现的一个意外。
冲天而起的浓浓黑烟,还被不少人认为是国家强大的标志。就连臭烘烘的伦敦,都被很多人奉为理想乡。
擅长走极端的日本人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仔细翻找他们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没有少正面描写这些内容。
总之,这些废气都是香的。
第十五章 强国梦
在奥地利拿不到想要的一切,日本代表团进行了一番考察过后就离开了,维也纳也增加了一个日本使馆。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远见,尽管穷的叮当响,咬牙也在欧洲几个大国设立了使馆。
维也纳的消费不低,尤其是相对于日本来说,这里的房价更是逆天。不是有人在炒房,完全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
作为维也纳最大的土地供应商,也可以算是唯一的供应商,弗朗茨负责任的说,在奥地利炒房是没有钱途的。
维也纳房价上涨,“不夜城”三个字是居功甚伟的。就冲着这个名头,在维也纳买房的人就乐意不绝。
买房得人多了,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现在维也纳就没有低于八百神盾的,较之去年同期直接增长了一倍。
普通住宅还算好的,实际上增长最猛的还是豪宅,档次越高的住宅价格增长越厉害。
尤其是贵族区,大部分庭院价格都增长了七八倍,价格最低的也要上万神盾。不要嫌贵,没有贵族身份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为了节省经费,日本人没有入住维也纳使馆区,而是选择在两公里外的地方买了几套民房进行改建。
这是聪明人的做法,换了一个地方,至少节省了五六万两白银。
况且,装穷还是有好处的,可以减少列强的窥视之心。自身实力不够,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不是告诉大家快来抢么?
至于脸面,这东西日本从来都不曾有过。这个年代,哪个欧洲国家会看得起他们?
既然如此,何必要硬撑着。从一开始日本人,就做好了伏低做小的准备,这一做就是数十年。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能够完成明治维新,没有被列强干预的原因。他们表现的实在是太好了,大家都不觉得他们是威胁。
当弗朗茨回到维也纳的时候,日本代表团已经离开了。这种小事不值得他关注,留守官员们也只是汇报工作的时候随口一提。
要不然知道伊藤博文等人来了,弗朗茨还要纠结要不要把他们给咔擦了。这无关利益,前世遗留下来的记忆,就足以令他做出这个决定。
既然不知道,那就不用纠结了。伊藤博文等人正在普鲁士王国考察,他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差点儿就丢了小命。
尽管他们是外交使团,会受到各国的保护。可是海上风浪大、海盗多,能够发生意外的情况太多了。
现在他们还不是英国人的盟友,明治维新前他们连成为棋子的资格都没有,就算是发生了意外,也没有人会在意。
没有弗朗茨的干预,历史再次回到了原点。日本政府向英国人学习了海军,又向普鲁士学习了陆军,“君国主义”也被带了回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