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俾斯麦的时代,这些麻烦事令威廉一世头疼不已,不得不亲自上阵。
权利斗争是残酷的,军方势力太大,现在即便是国王,威廉一世也做不到一言九鼎。
普鲁士王国不是没有人才,可是这些人要提拔起来却非常困难,很多人都变成了国王的幕僚。
前不久威廉一世想要提拔一名平民出身的外交大臣,就遭到了容克贵族的反对,理由非常简单:对国家没有功劳。
这个理由,威廉一世都不能反驳。以功劳任命官员的体系,这是容克贵族们抄袭奥地利的,然后进行了改变。
奥地利考核的是官员政绩,普鲁士直接看功劳,政绩是功劳、军功也是功劳。在这一游戏规则下,大量的容克贵族身居高位。
刚刚打赢了俄国人,容克贵族们别不多就是军功多,政府的权利大部分都落入他们手中。
首相和各部大臣清一色的容克贵族出身,威廉一世的权利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削弱。
如果不是威廉一世抢先下手,分化瓦解了容克贵族,让这个集团分裂成为了几波,现在他都要成橡皮章了。
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尽管政治嗅觉不怎么样,一旦把问题摆在了明面上,毛奇元帅还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看到脸色大变的毛奇,威廉一世心中非常满意。正是因为毛奇的才能在军事上,政治方面能力有限,他才让毛奇出任首相的。
要不然怎么分化容克贵族呢?现在普鲁士出现了一个怪圈,很多军事能力爆棚的人都在政府任职。
当然政治能力爆棚的人,没有进入军队任职,自毁长城的事情威廉一世还不会干。
沉默了一会儿后,威廉一世补充道:“现在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普鲁士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国家百度待兴,民众们需要休息。
最近几年,俄国人也进行了社会改革。为了筹集经费,亚历山大二世甚至不惜赖账。
这个敌人非常可怕,我们一刻也不能够放松警惕。最多二十年,普俄之间必有一战。”
转移话题非常成功,俄国人为普鲁士王国的团结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只有在面对这个大敌的时候,普鲁士社会各界才能够空前的团结。
普俄矛盾已经解不开了,威廉一世也不准备和俄国人和解,有问题扔给他们准没错。
这个理由,让内阁众人都没有了意见。在和俄罗斯为敌的时候,再去招惹奥地利,得罪英格兰,那简直就是找死。
没错,现在英国人也是反对普鲁士吞并德意志联邦帝国的。有法奥两国就够伦敦政府忙活的了,再来一个壮大的普鲁士,英国人也受不了。
况且,英国人在德意志联邦还有不小的利益,在奥地利没有兴趣动手的情况,他们是很乐意保住这个小弟的。
实际上欧洲大陆出现任何兼并,对英国人都是一种威胁。受限于本土面积太小,伦敦政府不得不阻止任何可能出现的欧洲统一。
为了缓和气氛,财政大臣罗恩提议道:“陛下说的没错,我们的财政很不乐观,距离破产也就一步之遥。
俄国人这次赖账,不仅仅只是国际信誉丧失,他们还失去了近乎全部的国际市场。
这种代价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现在发展经济至关重要,政府有必要制定更加积极的经济政策。”
不要看他们都是军队出身,政治上的业务不怎么熟悉,实际上普鲁士王国的局势还是非常稳定。
他们直接将管理军队的模式带到了管理国家上来,有什么后果尚且不知,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是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战争结束后,不到三年时间普鲁士王国就走出了困境。当然,战利品也是一个重要刺激因素,不然他们恢复的绝对没有这么快。
到了现在,普鲁士王国不但摆脱了粮食危机,还从粮食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工业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军工业,在战争的刺激下,普鲁士军工体系完成了更新换代,处于世界顶尖行列。
经济上,在战后恢复期内,普鲁士王国也保持了高速增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日渐放缓。
巨额的债务成为了制约普鲁士王国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柏林政府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被拿来偿还外债。
尽管这个比例在不断降低中,但还是让普鲁士财政处于濒临破产状态。如果不是承担不起赖账的后果,他们早就效仿俄国人了。
当然在这背后,波兰人也是居功甚伟的。无私的贡献了工业原材料,还有产品销售市场。
不然的话,普鲁士经济恢复也没有这么快。
第四十一章 布尔共和国
南非,一路横扫的英军终于遇到了麻烦。深入德兰士瓦地区后,遭到早有准备奥地利贵族私军迎头痛击,前锋部队损失惨重。
这也是英国人自大,连续的胜利,让他们变得骄傲了起来,忽视了前期的胜利是在带路党帮助下进行的,不然也不会分兵冒进。
实际上,在战争爆发后就有人向英国人提供了消息,只不过没有引起英国人的重视。
区区商队算什么,这个年头在非洲跑商的,谁手中没有几条人命?贵族私军在英国人的概念里,就是商队护卫。
听说只有两三千人,还分成十几家后,就彻底放心了。在他们看来,遇到这种事情,当然是第一时间跑路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