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英法奥三国同盟建立,英国人都被挤了出去,俄罗斯凭什么在地中海立足?
……
想得越多,就越难以下定决心。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俄奥同盟同样也非常重要,这注定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实际上亚历山大二世根本就没有多少选择,俄奥同盟能不能维持下去,不仅仅是他能够决定的,维也纳政府的立场同样重要。
如果奥地利人不想续约了,那么他就算是不和英国人合作,联盟同样会破产。
只不过弗朗茨要面子,当年俄奥同盟建立时正处于奥地利虚弱期,某种程度上也是俄国人拉了奥地利一把。
因为要脸,所以维也纳政府给外界的印象,一直都在维护俄奥同盟,没有丝毫要落井下石的意思。
这种错觉,让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误判。才有了这次试探,想要通过英法抬高自身的价码,向维也纳政府争取更多的贷款。
结果第一步踏出去,现在就陷入了尴尬境地。维也纳政府似乎是恼羞成怒,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亚历山大二世的头疼,弗朗茨可不清楚,他自己还烦着呢。墨西哥局势终于还是崩溃了,就在法军撤离后不到一个星期,马西米连诺一世就丧失了对国家的控制。
现在卡洛塔皇后已经回到欧洲求援了,没能够说服法国人,现在已经回到了维也纳。
求援也就罢了,好歹也有拿出利益来。很遗憾墨西哥的大部分产业都抵押给了法国人,马西米连诺一世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筹码。
连招募雇佣兵的钱都没有,历史教训告诉了弗朗茨,皇帝穷成这样的,基本上都不会有啥好结果。
墨西哥这摊浑水,弗朗茨是不会去趟了。让卡洛塔皇后劝说马西米连诺一世退位,结果反倒是被教育了一顿,气得弗朗茨当场离开。
和思想不正常的人没有办法交流,什么“墨西哥人民需要……”?在弗朗茨看来,墨西哥人民现在恨不得把马西米连诺一世送上断头台。
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带这样的。要是继位之初,马西米连诺一世还有力挽狂澜的机会,现在换了谁上去都不行了。
民众们的耐心已经折腾没了,这么多年的改革,仅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想当然的出台:利国利民之策,最后都变成祸国殃民之策。
变成了孤家寡人的皇帝,身边就剩下了一堆嘴炮党,弗朗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奥地利没有获得支持,卡洛塔皇后又去别的欧洲国家求援了。都不用想,弗朗茨就知道这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没有好处,谁愿意去趟墨西哥那滩浑水。法国人的前车之鉴在,大家都要三思而后行。
现在弗朗茨就等着叛军攻破墨西哥城,然后引度马西米连诺一世回国,就算是完事了。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法军一撤离,叛军就拉开了大反攻的序幕。指望墨西哥政府军镇压叛乱,还不如指望叛军爆发内斗,在内耗中四分五裂。
现在墨西哥起义军也是内部矛盾重重,混入了大量的保守派、种族主义者,只要把这些矛盾引爆,马上就会四分五裂。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马西米连诺一世滚蛋。等这个目标完成了,墨西哥就要开起长达百年的内斗。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中的不少领导人,还是保皇党、立宪派出身的,甚至还有当初拥立马西米连诺的功臣。
能够把他们都变成革命党,弗朗茨不得不承认马西米连诺一世还是有能耐的。皇帝做到了这份儿上,世界历史上都找不到几个。
不过这些人也得意不了多久,等革命成功了,就轮到他们倒霉了。要是他们过的好了,那哈布斯堡家族的脸往哪儿搁?
马西米连诺在墨西哥干得垃圾,那就只能让他们干得更差,必须要有人衬托,才能够稍稍挽回一下颜面。
原时空这帮人就不成气候,刚刚掌权就陷入了内斗中,现在弗朗茨只是推上一把。让军阀混战提前降临,顺便扩张一下势力范围。
不对,不能说是提前降临,应该是历史的修正力,让历史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因为弗朗茨的蝴蝶效应,法国人投入的力量更大,让墨西哥帝国多坚持了几年时间。
第七十八章 忠诚在奋斗
闪电没能撕碎浓重的乌云,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之后,滂沱大雨就铺天盖地地压下来,哗哗地下着,像老天也在为墨西哥城的不幸而哭泣。
皇宫中,马西米连诺一世静静的坐在哪里一动不动,仿佛进入了贤者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的一切似乎都和他没有关系。
“陛下,快走吧!敌人就要围城了,再晚就走不了啦!”
侍卫焦急的话语,将马西米连诺一世拉回了现实。这场大雨来得很及时,成功了拖延了叛军的速度。
马西米连诺一世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费伦,墨西哥没有逃跑的皇帝,我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你们都走吧!”
眼见大势已去,马西米连诺一世没有进行最后一搏,反而是遣散了手下,独自面对失败。
这个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让他成功的避过了人性的丑恶。真要是拉着大家一起陪葬,估计就要亲身感受一次被人出卖了。
除了少数死忠外,其他人都跑路了。当然,留下来的也未必就是他的死忠,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关系太紧,离开了皇帝的庇护只能流亡海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