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歪理,也是事实。自耕农竞争不过大农场主,是必然的结果的。按照目前的情况,粮食价格已经崩盘,自耕农最多坚持几年就会因为债台高筑而破产。
这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无非是爆发的时间问题。容克贵族们改变主意同意削减产能,除了保住粮食价格外,更多的还是想要进行土地兼并,扩大自己的家业。
或许普通人会认为现在粮食价格大跌,土地变得不值钱了,然而掌握了权利的容克贵族,却不会这么看。
人口是在不断增长的,而土地却没有办法持续增长下去。从这方面来看,粮食的价格早晚都会涨上去。
就算是国际粮食价格无法恢复,他们也可以通过修改规则,人为抬高国内的农产品价格。
原时空德二帝国自身粮食产量不足,容克贵族们都敢设置限制条件,阻扰外来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何况是现在呢?
农民破产也是资本容克想要看到的,他们可以获得更多廉价劳动力。只要分析一下利益就知道,这份计划在普鲁士王国已经无法阻挡。
……
继普鲁士王国出台兼并意味十足的《土地休耕法》后,欧洲各国很快就开始争先效仿。
大农场主和大资本家共同推动了这次瓜分这场盛宴,农场主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本家们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双方配合的是天衣无缝。
奥地利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只不过拦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部《禁止土地兼并法》。这是1848年维也纳革命爆发后,弗朗茨签发的法案。
上面明确规定了:禁止小块土地私下交易,只能按市价卖给地方政府。(具体是指低于200公顷的土地)
这些回收的农业用地,地方政府只能出售给耕地面积低于50公顷的农民,或者是拥有耕地面积不足100公顷的退役军人,以及耕地面积不足200公顷的军功贵族。
(备注:购买面积达到这个上限后,就无法继续购买)
这些购买的土地想要再次出售,还是只能出售给政府,不能直接和个人进行交易。
简单的来说,就是小农场主可以买,大农场主们想要扩张,只能去收购面积在200公顷以上的农场。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小农经济必然被冲垮,未来农业生产的主流就是农场。
这种土地兼并有助于增加农业竞争力,弗朗茨自然不可能阻止,但是他又不想看到国内农业被垄断,所以才出台了这部限制大贵族们肆意扩张的法案。
根本这部法律规定,奥地利国内超过80%的耕地都被锁定了,只能在普通民众手中流通。
贵族想要更多的土地还是去殖民地好了,在本土只要耕地面积超过200公顷后,再想要扩张就只能从大农场主手中买了。
第九十六章 粮食=劳动力
伦敦,受国内粮食价格暴跌的影响,原来和俄国人签约的资本家们不准备履约了。
明着违约肯定是不行的,不但违背了英国法律,还涉及到了外交问题。
况且,这些购粮款还是用来偿还俄国人在国内银行债务的。前期的贷款都放出去了,要是他们违约,俄国人也可以合法赖账了,银行家们肯定不会答应。
以黑麦为例,现在英国市场上的黑麦价格大约在6~7.5英镑/吨,当初和俄国人签订的合同上面约定价格可是高达9.1英镑/吨。
这就意味着这笔交易,他们不但不能赚钱,反而要往里面赔钱。
当然,即便是9.1英镑每吨的价格,这些资本家们也不会亏本。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附加值,还是足以抵消这些差价的。
不过合格的资本家,肯定是不愿意吃这个亏,这意味着他们每吨黑麦会少赚1.5~3英镑。
看起来这个数字不起眼,如果放大到几万吨、几十万吨的时候,那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不能直接赖账,这难不倒资本家们。国会议员就是干这个工作的,引导舆论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总之,必须要找一个合理合法的理由赖账。
反俄浪潮高涨,这对刚刚上任的格尔斯顿内阁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英镑——黄金体系”奠定货币霸权,要是这个时候把俄国人逼了出去,马上就会被打回原形。
上一届政府就靠着这项政绩,在大选中险些翻盘。如果不是他们及时翻出了旧账,鼓动英布战争中阵亡士兵家属闹事,没准格尔斯顿也入住不了唐宁街。
随手扔掉了手中的报纸,格尔斯顿首相喋喋不休的报怨道:“该死滚蛋,走了都不安生,还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炸弹!”
这种事情,在换届的时候很常见。大家分别是保守党和自由党成员,政治上先天对立,身份就决定了立场。
不坑一把格尔斯顿,怎么让自己的政党在后面的大选中获胜呢?要是易地而处,格尔斯顿估计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反正都是在游戏规则内,本杰明内阁留下的烂摊子,可是完全符合法律的。格尔斯顿除了在私底下报怨一下,就无能为力了,甚至还不能用这个问题指责上一任。
“首相,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外面那些人,也不是那帮国会议员,而是那帮资本家们不想履约了。
以目前的粮食价格,按照和俄国人签订的条约,他们每年可能会少赚数百万英镑,即便是分摊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