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让民间做切割,更改国名实际上的作用也非常有限,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民族主义。”
从法理上来说,奥地利和德意志联邦没有丝毫关系。按理说德意志联邦帝国国内的民众不会买奥地利的账。
可惜遇到了民族主义,情况发生了变化。民族主义份子坚持认为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整体,他们承认新神罗帝国继承已经灭亡的神罗帝国法统,反而不承认现在的德意志联邦帝国。
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德意志联邦帝国独立了没错,但是奥地利仍然有统一德意志地区的民众基础。
英国人想要让德意志联邦帝国更改国名,实际上是政治上做进一步的切割,为淡化德意志大统一理论打下基础。
外交大臣麦克林摇了摇头:“德奥两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想要让民间分割开来非常困难。
就算是早先脱离神罗帝国的独立国家,实际上也就荷兰做得比较好,基本上完成了去德意志化。
比利时、瑞士都深受德意志文化影响,但他们和奥地利已经切割了开来,维也纳政府的德意志统一战略中都没有两国。
普鲁士王国也做得不错,要不了多少年,就可以摆脱德意志大统一思想的影响。
德意志联邦帝国因为内部问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所以迟迟没有动作。
现在我们必须要推上一把,要不然可能某一天,我们打个盹儿的功夫,德意志地区就统一了。”
第一百四十章 掀桌子
英国人在行动,别的国家也没闲着,尤其处于漩涡中心的普、俄、波、奥斯曼四国,更是努力公关。
为了获得欧洲各国的外交支持,四国外交人员就像是辛勤的小蜜蜂,不断在各国使馆中穿梭。
同样处于漩涡中心的法、奥、德三国,仿佛在睡梦中,丝毫不见动静。
胡梅尔清楚事情并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不是不想动而是没法动,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奥地利最好的选择。
法国人没有动静他也理解,得益于拿破仑留下的赫赫威名,时至今日,欧洲各国都没有放松对法兰西的警惕。
这种情况下,无论巴黎政府的外交怎么搞,欧洲各国都不会放弃对他们的忌惮。
想要吞并莱茵兰地区,除了法国人自己控制的摩纳哥外,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小国还可以威逼利诱,让他们保持中立,几个大国怎么办?就算是想做利益交换,法兰西也付不起这个代价。既然注定是无用功,又何必浪费精力呢?
德意志联邦帝国没有动作,这就让胡梅尔纳闷了,想要虎口夺食获得莱茵兰地区,没有欧洲各国支持是不行的。
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英国人,他们就等着坐享其成?当约翰牛是做慈善的,没有足够的利益怎么可能让他们白干?
德意志联邦帝国不可能对莱茵兰地区没有兴趣,拿下了莱茵兰地区,对他们国内的重工业有极大促进作用。
完全没有动作,就这么放心大胆的让英国人去处理,难道不怕被约翰牛给卖了。
要知道,对莱茵兰地区感兴趣的国家可不少。除了法国人外,比利时也是一个竞争对手。
正常情况下比利时实力太弱,最多也就暗地里想想。可一旦有列强支持,那就不一定了。
德意志联邦帝国可以出钱够买莱茵兰地区,比利时同样可以出钱买。
对普鲁士王国来说,与其让莱茵兰地区落入德意志联邦帝国手中,不如交给比利时更加符合自身利益。
比利时也是英国人的小弟,把莱茵兰地区交给比利时不是最佳选择,但只要没有落入法国人手中,伦敦政府同样可以接受。
明知道存在竞争对手,德意志联邦帝国仍然这么相信英国人,这里面肯定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胡梅尔命令道:“霍尔斯,立即给维也纳发电,让他们情报组织尽快查清楚英德两国之间的内幕交易。”
“是,公使阁下!”秘书官霍尔斯回答道。
……
伦敦会议正式1874年7月20日召开,波兰外交大臣瓦·符卢勃列夫斯基在会议上义正言辞的控诉俄国人入侵波兰,向国际会议提出了三项建议:
一、谴责和制裁俄国侵略波兰的罪行;
二、俄国军队立即撤出波兰;
三、沙皇政府赔偿波兰王国的战争损失。
毫无疑问,波兰人的提议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外交支持,纷纷谴责俄国人的暴行。
或许是为了给俄国人添堵,又或者是有其他算计,主持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麦克林提议投票表决。
结果自然是一边倒,参加会议的英、法、奥、俄、普、波、德、西、葡、瑞、比、希、摩、黑、北欧、奥斯曼十六国代表,其中十三票支持波兰人。
奥地利和黑山选择弃权,唯一的反对票是俄国人自己投的。颇有一票否决的意味,因为俄国人反对所以决议作废。
胡梅尔疑惑了,他完全不知道英国人的葫芦里卖得什么药。这次国际会议不存在强制约束力,各国也没有签订过相关条约。
除了让俄国代表脸色难看外实际上任何作用都没有。大家口头上支持波兰没有问题,想要各国出兵干涉这次俄波战争,还是洗洗睡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