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权利纷争不断,外部还要遭到欧洲各国敌视,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可能会被大家群殴一顿,然后土崩瓦解。
不管怎么说理想主义者们还是信了,这些人时常发表类似观点,又影响了不少人,不少民众都认为德意志各邦国是自己人。
这对搬迁工作来说非常的不利,就如同当年搬迁西里西亚的时候,就有不少人选择留下。
鲁尔区的情况还更加严重,当地很多资本家想走也走不了,厂房、机械设备可以搬家,但工业原材料搬不了家。
其中钢铁企产业最为明显,不是每一个地区都有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只能留下来。
这些人不肯走,自然也会挽留工人、技术人员留下,要不然谁给他们干活呢?
作为普鲁士王国资产阶级实力最强大的地区,想要搬迁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安德里亚已经感受到了压力,看手下这帮人的反应,就知道事情麻烦了。
当即一拍桌子,质问道:“怎么不说话?平常时期你们不都是很能干么,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个都哑巴了?”
一名老者将手中的水杯往桌子上一放,没好气的回答道:“市长阁下,你让我们怎么说?作为一群被抛弃的人,我们难道连沉默的资格都没有么?”
鲁尔区是普鲁士王国最大的工业区,作为鲁尔区的管理者,安德里亚还兼任博特罗普市市长。
“安德鲁先生,我知道政府这次决定损害了你们的利益,但是为了这个国家,我们没得选择。
现在时间紧迫,我不管你们想不想得通,都必须要给我打气精神来,完美的完成国内部署的任务。
柏林政府已经下令,整个莱茵兰地区都将进入军管状态,你们的任务是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并且组织相关人员有序的撤离。
谁要消极怠工,一律以叛国罪论处。我是不是在开玩笑,你们大可以试试。
最先完成搬迁工作的,负责人连同下属执行人员,全部官升两级,并且奖励现金50万马克。
事情我已经给你们说清楚了,究竟要怎么选择,你们自己看着办。
对了,政府公职人员的家属,都是第一批撤离人员。如果想要跑路的话,那么就尽快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做思想工作不存在的,安德里亚可不认为自己能够说服这帮官场老油条,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威逼利诱。
先把官僚们的家属送走,断了他们的退路,就是安德里亚想出来的妙计。
事实证明果然有效,听了这个结果,沉默的众人再也坐不住了。
“逃跑”,不要开玩笑了。马上就要军事戒严,拖家带口的能够跑到那里去?信不信刚刚出门,就会被当成典型给杀鸡儆猴了。
一名反应迅速的中年男子当即表态道:“市长阁下,民众们不理解政府放弃莱茵兰地区的苦心,也是情有可原。
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我们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我提议大家先回去动员自己的亲属离开,有人带头了,后面的工作应该会好做一些。”
变脸速度快,这是官僚的基本功。要是这点儿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够爬上来呢?
权衡利弊是大家的本能,既然已经注定要绑在普鲁士王国的战车上,那么还是想办法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好。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记录
莱茵兰地区正在搞大迁徙的时候,伦敦会议也到了关键时刻。在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之间,英国人还是选择了德意志联邦,比利时则选择向法国靠拢。
从战略上来说,比利时亲法是必然的结果。欧洲大陆能够抗衡法兰西的只有奥地利,英国人影响力虽大,可是到了陆地上话语权就大大降低了。
比利时距离奥地利太远,距离法兰西太近,即便是知道法国人有吞并他们的野心,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比利时政府也不得不和法国人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小国自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比利时政府在亲法的同时,也和英奥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是为了利用英奥两国的力量遏制法国人的野心。
战略上再正确也没有用,法国人支持了比利时。那么为了遏制法国人,奥地利就只能支持德意志联邦。
三大国分成两个阵营,在二比一的情况下,莱茵兰地区自然是落入了德意志联邦帝国手中。
英奥两国为德意志联邦以什么方式统治莱茵兰地区,也是操碎了心。为了遏制法国人扩张,最后两国不得不进行妥协。
折中方案,莱茵兰地区划给中央政府直辖,不过不是皇帝直辖而是帝国议会直辖。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加速了德意志联邦帝国的一体化进程。本来只是制衡皇帝的帝国议会有了实权,议会不再是传声筒。
不过这比汉诺威做大,情况要好很多。想要通过谈判解决内部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是拖到下个世纪也不奇怪。
作为既得利益者,各邦国政府不可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利,帝国议会一直受邦国政府控制,想要反客为主——难!
英奥两国达成了共识,不等于事情就结束了。说好的拍卖莱茵兰地区,就必须要进行一次拍卖。
1874年11月11日,在欧洲各国的见证下,欧洲大陆档次最高的大宗土地拍卖会开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