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主的角度来看,这种斗争是符合国王利益的,可以保障自身的超然地位。
对国家来说,这种层面的政治斗争,已经干扰到了政府正常运转,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
矛盾还不只有这一星半点儿,出售莱茵兰地区过后,柏林政府就在当地努力移民。这些移民并没有全部安置在普鲁士国内,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安置在了波兰王国。
这一举动确实促进了民族融合,但这产生了一系列的麻烦。比如说:工作岗位上的竞争,波兰本地人就比不上这些移民。
夜深了,柏林王宫中依旧灯火通明,威廉一世继续拖着疲惫的身体处理政务。
不光是国王没有下班,柏林政府高层也出现在了王宫中。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陛下,现在的情况成熟了,欧洲各国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耶路撒冷,我们是时候推动两国合并了。”
普鲁士王国想要吞并波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准备工作都做了很多年,现在到了收网的时候。
威廉一世面上不为所动,露出一副处变不惊的表情,有人留心的话,就会发现他眉梢一喜,只不过掩饰的非常好。
首相毛奇支持道:“陛下,现在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弗朗茨加冕耶路撒冷国王的当口,维也纳政府高层大都在中东地区,奥地利人没有精力干涉普波合并。
我们已经放弃了莱茵兰地区,各国都做好了普波合并的思想准备,就算是有所抵触也不会太强烈。
除了俄国人之外,估计没有人会激烈反对。”
放弃莱茵兰地区有利有弊,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柏林政府摆脱了法兰西的威胁,现在再也不要担心法国人。
沉默了一会儿,威廉一世缓缓的开口说:“普波合并势在必行,不过再次之前我们还必须要干一件事。
莱茵兰地区的移民工作进展非常不顺利,要不了多久就要和德意志联邦帝国交接,到时候我们再想要拉人就难了。
普波合并过后,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民族矛盾。这方面历史上我们有过经验,奥地利人的做法我们也可以效仿。
如果主体民族能够占据绝对优势,那么后面推动民族融合工作,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同化波兰人是普鲁士王国的伟大壮举,至少有三百万波兰人被同化,是欧洲民族融合的经典案例。
这些成功经验,无疑是增强了柏林政府的信心。要是没有成功案例,大波波这么活跃,谁敢打他们的主意?
首相毛奇硬着头皮解释道:“陛下,移民工作进展缓慢,最主要的问题是安置。要迁移大量的民众过来容易,可是要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就难了。”
这是现实问题,如果能够做到全部安置下来,柏林政府早就强制下令当地民众撤离了。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上百万就业岗位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拿出来的。移民工作进行到现在,柏林政府安置了四十余万人,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第一百六十二章 谋生
时光匆匆匆而过,1875年4月28日,在一片欢呼声中弗朗茨加冕为耶路撒冷国王,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刚刚完成加冕仪式,弗朗茨就收到了一个噩耗,伯父斐迪南一世病危。
上帝没有眷顾他,即便是在圣地,依然压制不了病魔。
斐迪南一世的病由来已久,能够坚持到现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想要“治愈”,不要说现在,即便是到了一百年后医学界都无能为力。
看望了神志不清的伯父,弗朗茨叹了一口气。生老病死是最无奈的,原时空伯父也是这一年去世的,蝴蝶效应也没有能够改变结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斐迪南一世无子,从小就把弗朗茨当亲儿子对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溺爱。
尽管斐迪南一世会时不时犯糊涂,但这无损两人的感情。当年弗朗茨也没少打伯父的旗号忽悠人,伪造诏书那更是家常便饭。
现在仔细想来,那么多次都没有穿帮,恐怕伯父也主动替他背了不少黑锅。
……
皇帝注定是孤独的,就在弗朗茨感怀的时候,一则消息打断了他多愁善感。
“消息确定了么?”
不是弗朗茨少见多怪,实在是内容太令人惊讶,已经超出了弗朗茨的想象。
费利克斯首相肯定的回答道:“已经确定了。奥斯曼帝国确实在引导难民前往波斯边界,对外的解释是为了分散安置。
对了奥斯曼帝国还在大肆征兵,难民之中16岁~50岁青壮,全部被征招了起来,据说是为了镇压叛乱。
伦敦使馆也证实了不久前英国人向奥斯曼帝国提供了一笔贷款,并且指定了必须要用在镇压叛乱上。
奥斯曼帝国的叛军都是乌合之众,又分散各自为战,根本就不是政府军的对手。
奥斯曼帝国这个加大征兵力度,恐怕是想要对波斯发动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
奥斯曼帝国进攻波斯?弗朗茨摇了摇头,他总感觉不靠谱。刚刚被毒打了一顿,马上又跳出来搞事情,不是活腻了么?
不要看奥斯曼帝国比波斯强大几分,但架不住他们仇人多。无论是奥地利,还是俄罗斯,只要扯一下他们的后腿,就会前功尽弃。
如果没有赢得战争,又该怎么办?与其冒险发动战争,不如在国内打内战算了,等人口消耗的差不多了,国内矛盾也就解决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