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在几十年后大力清丈,有很多东西,都已经搞不清楚了,弄不明白了,几十年破账,谁能弄明白,朕如卡的太严,朕在上面严一分,下面就严十分。这些事情,朕就容他三分,但是下面报上来的东西,有几分真几分假。”
“你看得东西,不过是徐有贞的一面之辞,朕也不可能以此为据处置如此多的大臣。”
“这一件事情关乎国之根本,更不要说,而今清丈到了不可问的地方。”
朱见濬回想这几日的明报,说道:“江南?”
朱祁镇说道:“对,就是江南。”
这一次清丈从最容易的开始,而今已经到了要攻坚克难的地步了。
总体上来说,北方士林是弱于南方的,北方粮食产粮,也让很多地主失去了侵占田产的兴趣。
无他,在陕西山西,一些比较干旱的土地,很多时候一块土地产出,除却交税与农民自己吃之外,根本不剩下多少了。
地主如果吞并了,他总不能自己种地,要租给佃户。也不可能让佃户吃不饱,不可能不交税,如此下来,手中不过仨瓜俩枣。
还不够费事。
所以北方的土地兼并并不严重,清丈的阻力并不大,即便阻力不大,还闹出这么多事情。
想想到了大明土地兼并问题大的地方,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大明土地兼并最严重的地方是哪里?
是江南,浙江,江西,福建。
如此看来,就会知道,叶留宗与邓茂七起事,不能说都是偶然。
正因为如此,朱祁镇要让太子去江南。
当然了,以太子的能力,朱祁镇也不会让他去担任大任,十几岁的孩子,如果真放在重任上面,估计会被刷得团团转。
他要看太子去亲眼去看看,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已经很多江南大臣田产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有些大臣是表里如一,但是更有一些人在朝廷之上义正言辞,但是在家乡之中,侵吞土地,逃税诡寄之事从来没有少过。
现在这情况还不严重,最少没有到徐阶徐阁老那边大贪。但是想来对太子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因为朱祁镇已经发现,太子与一些儒臣之间走得有一点太近了。
虽然无可厚非,毕竟太子不是朱祁镇,他受到就是儒家教育自然视这些大臣如师长。
但是这并不是朱祁镇想要的。
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
虽然朱祁镇已经与太子敲定了,去江南这一件事情。却没有那么容易落实。
别的不说,太后与皇后那一关就不是那么容易过的。
要知道,太子新婚燕尔之后,太后与皇后都一心一意想着报嫡子。
唯有朱祁镇不大在乎。
因为在他看来,与太子的嫡子来得晚一点,对太子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就不用面对自己而今的烦恼了。
这还仅仅是烦恼而已。
但是在广西的郭登却不得不面自己的难题了。
去年冬季,他来到广西不过数月。
全部心思都放在整顿广西土司之上面。
他首先要处理的是岑氏家族内部纷争。
在岑瑛在的时候,岑氏家族虽然横跨数个府县,家中担任了好几个土知府土知县土知州之类的官职。
可以说是西南第一大族。
但是那个时候岑氏家族在岑瑛的主持之下,还能算得上一个整体,但是岑瑛走后,这矛盾就隐藏下来了。
如果说,广西各土司一切如场,这种矛盾还能内部消化掉。但是在岑瑛死后发生太多的事情。
比如大藤峡之破,黄氏内乱,与安南之战,其中种种变化,都会引起内部的波澜。特别是安南之战中,岑家损失惨重。
也引得岑家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就是一心一意跟着大明走,另外一派,则对大明有所怨言的。
而岑瑛的儿子岑睿,只能靠着大明压制其他分支。
原因很简单。
一来岑睿的能力不如岑瑛,他没有独立压制住家族内部矛盾的能力。二来却是岑瑛之所以能成为大明广西土司第一人,就是岑瑛听从大明号召,不管什么时候,都以大明的忠臣孝子自称。
这才是岑家一日日发展光大,乃至于为太宗仁宗宣宗,还有太皇太后嘉奖的原因。
换一句话,岑睿也不过是延续他父亲的政策而已。
当然了,岑家的内部矛盾,也不仅仅是如此简单的划分而已。
其中各种利益,嫡系与支系,土地田产,种种矛盾,最终演变成了站队游戏。
郭登这半年来,不过是将上上下下的矛盾给梳理清楚。对于如何下手,郭登本来想着就是用一年的时间,清理好广西土司。
但是而今他没有这个时间了。
面对而今局面,他沉吟半日,首先确定一点,不能坐视安南与占城之战。一来将来攻打安南,失去了南方牵制安南的军队。
二来也是对大明的威信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耗损。
毕竟谁都知道,占城虽然与安南乃是世仇,但是而今占城却是响应大明的号召,才对安南用兵的。
一占城不能保护,将来谁还相信大明。
郭登作为朝廷方面大将,专司安南战事。如果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严重的失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