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摔孩子,摔给谁看的。
而且金先生在的时候,也有过拉帮结派的行为,尤其好拉一些朝鲜人。
这些朝鲜人以金先生为核心抱团。这些人过从甚密。
而今金先生一死,石家就是金家的大仇人了,石亨又怎么能等什么让外人伤到自己的侄子,即便是有可能也不行。
所以如果不杀人就不杀。要杀就杀干净。
此刻才是石亨的真面目,只是在处理政治勾心斗角来说,对石亨来太过纠结。还不如拿起刀子,砍人容易。
石亨似乎真的为西征主帅准备立即回京师一趟,在此之前,一夜未眠,将大大小小的事情给办好了。
石亨即便是再轻车简从,但也有十几个人之多。
个个都是高手。
只是他们一路向南,但是依旧没有逃出大雪覆盖,似乎大雪追着他们,一路覆盖了整个草原。
进入喜峰口之后,雪色才算是变淡了。
却是燕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就没有漠南地区的雪那么多了。
如果说在草原上的情形,让石亨比较习惯的话。
但是进入关内之后,眼前的一切都让石亨感受到极度陌生,特别是路过遵化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这里是遵化。
要知道,石亨并不是没有来遵化,好几次都路过过遵化。但是而今遵化与他的印象之中,一点也不一样。
首先遵化城的城墙外面有大量的建筑物。
总体上来,这种建筑物溢出城池外面。但事情并不少见。毕竟京师,南京,扬州,苏州等地方都是这样的。
不过这一般都是大城市,或者省会什么的。
但是遵化是一个什么地步。
乃是边境一座城池,一度还是卫所所在之地,即便是而今,遵化境内还有卫所驻扎。
何曾繁华成这个样子了。
而且遵化境内有一处比遵化更加繁华的城池,那就是铁城。
本来是铁厂,外面有城墙,就被人称作铁厂城,或者铁城。
在铁城外面,这种情况比遵化那里更加严重。一来是少府的扩建,二来也有很大大小小的作坊或者商贩,都以铁城为中心,建立作坊还有商铺。
原因无他,整个北方的铁业遭到了遵化铁厂的降维打击,以至于很多地方都是直接运遵化的铁来做进一步加工,更有甚至直接买遵化铁厂产出的铁器。
最直接的一点是,在户部铁课收入,整个北方都直线下降,朱祁镇已经准备将北方各省免除铁课了。
不过,户部也有别的心思,就是想争夺遵化铁厂的控制权。
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
都被朱祁镇打哈哈了。
毕竟而今对少府来说,即便是佐渡银矿,已经东北各地的金银矿,也比不上遵化铁厂带来的利润。
遵化铁厂对朱祁镇来说,根本是一座不竭的金矿。
前文也说过铁价。总体来说,还是相当昂贵的。在前工业时代,都是处于物资紧缺时期,故而即便遵化铁厂大规模生产铁料铁器,但是依然供不应求。
对此,石亨更加震撼。
他心中最后一点点妄想也被打消了。
无他,在燕然山之战中,他之所以能胜过瓦刺,明军将士身上的轻便的板甲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虽然并不能说是决定作用。但钢铁就是国力的道理,石亨不可能不知道。
虽然没有用蒸汽动力,也没有太过先进的冶铁技术,仅仅是大规模炼焦。但是整个一个分工合作的体系下来,已经很有后世钢铁企业的雏形了。
这样变化的完成,更是让铁城之中服役工匠壮丁,有数万人之多。在正统十四年之后,花了数年才完成了大明京营以及边军武器换装的钢铁供应量。
但是而今这样产量,只需要半年就够了,剩下的就要看兵工厂那边的工作量如何了。
石亨被震撼过之后,继续向北京而去。
一路上却觉得北京到通州之间比之前繁华太多了。
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天然吸河北地区的血。
在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这样。
只是在古代城市的集聚效应,并没有后世那么强大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河北水利五河三湖计划完成,已经十几年了。快二十年了,这就是一代人的时间。
这一代人时间之内。
河北并非不受灾的。
有时候灾情严重的时候,河北水利也有不堪重负的时候,但是即便如此,也比之前好上太多了。
这些小问题,改变不了河北地区欣欣向荣的局面。
所以河北的繁荣更多反应在北京附近。而今在瓦刺被击败之后,整个九边的经济都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其中原因很多,比如与蒙古大规模贸易。
但是战争让位于和平,却是最重要的原因。
等来到京师附近的时候,还不等到了城门处,已经熙熙攘攘不能行车了。这还是石亨亮出了自己国公的身份,才夺了一条路。
这也是为什么修建外城的计划,好几次提到了朱祁镇的桌面上了。实在是很多地方,城外的繁华已经与内城相差无几了。
只是石亨还没有在这种繁华之中,回过神来,他明明不过数年没有回到京师,就好像错过了一百年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