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些人觉得,冰雪融化了,就是一件好事了。
其实不然。
因为冰雪融化之后,青藏高原上的冻土也开始融化了。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之极。甚至随时会变成沼泽地的风险。
这种每年冻土层融化的现象,即便是后世修路的时候,也是遇见的最大困难之一。
而青藏高原上,上冻时间也很早,在每年十月上下,就会上冻了。刚刚上冻之后,还是可以有一段通行时间的。
但是再往后面,就是大雪封山了。
一年最容易通过的时间,应该是夏天。
等地面冻土完全融化开了,反而好走了,最少那种走着走着地面忽然塌陷,却是地下冻土融化了,地面上看是平地,但是走上去就会陷入深渊之中。这种情况就没有了。
一般来西宁的藏地商人,都是趁着夏天到西宁,或者说到藏地去,等下一个夏天才返回,也就是说。
两年才能走一个来回。
但是范广并不愿意这样。
原因很简单。
时间。
如果他夏天到了藏地,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等西藏的冬天来了,他与谁打仗去?对于这些人生地不熟的人来说。
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敌人,而是西藏的天气与极端环境。
所以,范广要给自己留出来与敌人战斗的时间。
只能趁着冰雪刚刚开始融化,虽然冰雪融化了冻土层还没有融化。这一段时间争取可以快速通过三千里的天路。
即便冒一些险也是可以的。
当藏地的人都觉得,明军即便出兵此刻还刚刚出了西宁,事实上明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兵贵神速。
这一路上,几乎都是无人区,不会有人去报信。范广自然可以大胆的南下。只是这一路上的尸体,就是范广胆敢挑战大自然的下场。
甚至范广抬头看着天空中一圈盘旋的黑点,这些高原上的食腐动物,已经将他们当做了美食。
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图的法会
范广将眼上的黑布紧紧。
这是治疗雪盲症的。
因为冰雪虽然已经融化了不少,虽然给了范广一些好处,比如明军更适应这些比较温暖的温度。
毕竟,如果更早一点,天地倒是冻的很结实,但是人是承受不了的。
且不说寒冷什么的。
单单说,在高原之上,水不能煮沸,也就是所有食物都不能煮熟,所有人都只能吃干粮,饮冷水。
如果再冰天雪地,这种情况之下,人大量失去温度,下场是什么样子,就不用说了。
当然了,温度给大军带来好处之外,也有一些坏处。
比如说,因为雪开始融化了,就会破坏了冰雪的原来的结构,会引起雪崩。
这个时节,正是雪崩的高发期。
不过幸好,这一条青藏天路,虽然也会过几个山口,但是大体上,都是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之中,持续的向南行军。
只是而今的卫藏的变化非常大,区区一年之间。整个卫藏地区,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昆图对西藏的征服很顺利。
因为双方对立几乎到了不可调和。
或许是可以调和的。但是在昆图带着大军进入西藏之后,就不可调和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谁都以为昆图是对方叫过来的。每一个人都恐惧于昆图的大军。所以纷纷向昆图抛来的橄榄枝。
出更高的价钱,企图将昆图拉拢过去。
而很多时候是没有秘密的。
当双方都知道对方企图用大价钱收买昆图,消灭自己的时候,任何妥协都不可能进行下去了。
昆图反而是激化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竹帕朗氏父子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竹帕朗氏与仁蚌巴家族的矛盾,顿时激发起来。
双方一方面想要收买昆图,一边想要消灭对方,在大敌之前,反而彼此发生了军事冲突。
要知道之前,双方虽然剑拔弩张,但是更限于政治方面的。在军事上的冲突还是挺克制的,但是一旦打起来。
就收不手了。
现任阐化王就这样被自己的儿子,或者说妻族给杀了,格鲁派作为失败者,只能灰溜溜的逃走。
不过西藏的自然环境在这里放着。
从西藏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西藏是分割在不同地块之间,在这个时代,彼此之间的交通是非常困难的。
仁蚌巴家族,想要赶尽杀绝却是不容易的。
这个时候昆图下场了。
他首先要做的是事情,就是将仁蚌巴家族给干掉,于是乎以竹帕为根基的,朗氏政权彻底倒台了。
之前仁蚌巴家族,还想整合竹帕的军力与昆图一战。
只是藏兵的战斗力,实在是不入和硕特部的眼。
要知道,和硕特部的前身乃是科尔沁部分出来的,是北元正统嫡系后裔,在战斗力上也是相当可以的,之前鞑靼与瓦刺抗衡的主力,有一部分都是来自科尔沁部。
这战斗力,也是要比较的。
与明军铁骑相比。
和硕特部的实力有些弱。
与瓦刺本部精锐相比,和硕特部也是有不如之处。但是与藏地的士卒相比,却实现想怎么捏就怎捏的。
藏地士卒的装备比之和硕特部就差了好些,更不要说和硕特部虽然凄惨的从科尔沁到了西域,但是到了西域之后,东征西讨,也是胜多败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