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王英大多数时候都在水师之中,他指挥陆军的经验与能力都有所欠缺,甚至不如孙宏这样的中层将领。
但是王英能看到,孙宏更能看到了。
他根本视日本军队为无物。大军大步向前,进入日本军阵百步之内,也不停。
却听日本军队之中,一声呐喊,一阵箭雨射了出来,随即无数根竹枪放平,这些竹枪有数米长,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很是骇人。
但是这样的情况,却让孙宏有些想笑。
明军虽然甲胄不少,但是还做不到全军披甲,但是走在最前面的士卒全部披甲。
日本的箭矢很轻,根本射不透,至于日本的竹枪,更是让孙宏嗤之以鼻,这哪里算是兵器。连一根好木杆都找不到吗?
孙宏轻轻一挥手,身后的旗帜一挥,随即下面的百户尖锐的哨声响起,大军止步,随即又是旗帜一挥,排在后面的火铳手,从士卒的缝隙之内,小步跑了出来,一时间一千多根火铳在日本军阵之前排列成一道薄薄的三层。
对面日本的将领也知道不好了,一声令下,日本足轻们手持数米长的竹枪,冲了上来。
他们与明军的火铳兵并不远,不过大步十几步而已。
但是这却是他们永远到不了的距离。
“砰”的一声,无数火铳同一时间发射了。
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
密集的火铳之声,响彻关原之中。
如果说西军将领不知道火铳,那是不对的。
甚至说西军将领不重视火铳也是不对的。
毕竟在细川胜元的收藏之中,就有一些火铳,他甚至还让子弟学习使用。他也知道火铳的威力。
但是首先一根火铳的威力,与火铳结阵的威力是不一样的。
其次火铳是日本用不起的武器。
在少府的工业生产之下,大明已经将火铳的成本价打到每根五两上下,虽然更多机器的使用,更精准的分工,与更大规模的生产,这个价格还会更低。
但是这个价格是日本想都不要想的。
大明是严禁出口火器的。
甚至在少府产能足够的情况之下,之前各卫所火器的生产权,也被逐渐收回了,最少而今中原,江南,等内地的卫所已经没有火器的生产权力。
唯独边地,与西南土司林立的卫所,还有火器的生产权力。
但是即便如此,这些火器的生产更是指火药,或者临时改造的火器,不便于运输的火器,而不是火铳。
无他,其他各地的火铳没有少府的火铳质量,即便是佛山打造的也不行。
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一方根本卖不到火铳,即便是一些铤而走险私下打造火铳的商人,打造出来的火铳比不上少府火铳的质量先不说,单单说价格,就不是日本人能承受的起的。
五十两一根。
这个价格让日本一方根本不可能大规模装备。
大批量采购动则数万两,数十万两。
这个数目在大明那边都是要户部尚书思量的数字,细川家族虽然有十国,但是日本所谓之十国,甚至比不上中国十县,能有多少钱?
只是细川胜元已经低估了火铳的威力。
三段击之下,勇敢的日本士卒,一个接着一个到在地面之上,随即恐慌开始蔓延开来。毕竟日本上层或许对火铳有些了解。但是日本下层士卒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一时间很多人高声大喊道:“魔鬼。魔鬼。”
转身就逃。
细川成之,二话不说派人处决之。
这位老将一边整顿军心,一边准备亲自冲锋。
这个时候火铳停了。
不是,明军的火铳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孙宏看到了破阵之机。
也许是习惯问题,很多明军将领下意思将火器当成了辅助工具,真正绝杀的,还是肉搏战。
这也是这个时代很多火器都有自己的局限,做不到全天度全地势适用,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还是冷兵器。
但也是明军很多将领的思维定式。
而今孙宏就是如此。
孙宏一声令下,明军刀盾兵从火铳兵之间,冲了进去。
他们一手盾一手刀,再加上一身铠甲,先用盾架开竹枪,然后顺势冲进去,长刀一下子,就劈在日本足轻身上了。
其实如果,日本没有混乱,明军破阵的时候,也不会如此容易。
但是而今日本军心震动,短兵相接的时候,日本的武器打在明军身上,只要不伤在要害之上,明军一般死不了。
毕竟一身铠甲虽然不是重甲,但也保护了他们身上相当的部分。一时间日本人看来,明军似乎刀枪不入。
如果说,隆隆的火铳声,日本士卒不能理解,但如此拼杀。日本士卒却是能够理解的,他们最后一丝士气被打掉了,虽然日本的军队垮了下来。
老将细川成之也不能挽回这一支军队,他却满眼的怒火逆着人流带着自己的亲卫冲了上来,他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武勇。
只是他刚刚与明军交手,用武士刀杀了一个人之后,就被一个人拦住了。却见这个人比寻常明军高出一个头,手中一柄长刀,一刀下来,将细川成之的宝刀连同细川成之本人都斩成两段。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刘长。
刘长而今还是一个百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