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势所趋。
杨士奇倒不是坚决反对海禁。
只是他不赞成如此草率的决断朝廷大事。如果没有杨荣,他还能拖一下,但是杨荣近乎谄媚的样子。让杨士奇分外看不管。
真是失大臣体。
杨荣似乎明白杨士奇心思,说道:“真是,杨首辅请了。”杨荣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但是不知道怎么的,让人听来“首辅”这两个字,听起来分外别扭。
杨荣窥视首辅之位,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只是两人依旧是斗而不破,在下面看来,三杨依旧是一体的。
杨士奇与杨荣面和心不和的善后,太皇太后也在教育皇帝。说道:“今个你看明白了吗吧?”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一点,似乎,似乎今日所有事情都没有出乎杨首辅预料之外吧?”
太皇太后听了,轻轻一叹,说道:“被你看出来了,不错,杨士奇乃天下有数的智谋之士,当然能在太宗怒火之下,保全仁宗皇帝,杨士奇是出了大力的。”
“老婆子我虽然也经历过不少事,比起杨士奇还差了几分道行。今天如果不是有杨荣在,很多事情,并不是太容易定下来的。”
“之所以,这么顺利,其实也是杨士奇也不愿意在朝廷之上弄出什么风波来。”
朱祁镇说道:“孙儿,将来面对杨士奇这样的大臣该怎么办?”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说道:“也不知道是你的幸,也是不幸,杨士奇年纪大了,儿孙不肖,心中早存退步之心。所以,将来你亲政的时候,不用怎么担心杨士奇。”
“他很有眼色的,只要你给一个暗示,他就会上折子请告老还乡,决计不会与你面子上闹不好看的。”
“你不用担心他揽权。”
“只是朝廷之上,没有这样的定海神针,你的麻烦可就多了。”
朱祁镇说道:“孙儿决计没有疑心杨首辅的意思,只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将来孙儿面对这样的大臣,该怎么办?”
太皇太后看着朱祁镇,说道:“你倒是有一点自知之明。”
朱祁镇说道:“娘娘莫笑孙儿了。”
经过这一场风波之后,朱祁镇彻底清醒了。明白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大臣们的能力与政治智慧都要在皇帝之上。
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朱祁镇生在紫禁城,却也可以想象,很多人为了能进一趟紫禁城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朱祁镇含着最大的金钥匙出生,只是这金钥匙并不能换算成能力。面对这种过五关斩六将,从大明各地方挑选出来的最聪明的人。
都是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朱祁镇有什么自信,一定能胜过他们?
太皇太后轻轻一笑,说道:“我们祖孙两人手谈一局。”
楠木棋盘,上面描着金线,棋盘有如铁石一般,轻轻敲击上面,声音沉重悦耳,就好像是一件乐器一般。
黑白玉子光滑细腻之极,如果不是有一丝清凉的感觉,都让朱祁镇感受不到玉质的感觉,反而好像是美人的手。
琴棋书画,君子四艺。朱祁镇并不是全部精通的,但是有一个很有艺术家天赋的父亲。朱祁镇对这些仅仅是粗粗涉猎而已。
下起棋来生涩之极。
不过,似乎太皇太后的在下棋上面也没有多少天分,棋到中盘,却是朱祁镇站了上风。朱祁镇看着两条绞杀在一起的大龙,细细盘算一番,终于落了一子,说道:“娘娘,该你了。”
朱祁镇早就算好了,他只需一子,就能屠了太皇太后的大龙,但是太皇太后如果想杀他的大龙,非要两子不可。
怎么算都来不及了。
所以,这一子,就锁定了胜局。
太皇太后看在眼里,轻轻一笑,说道:“皇帝有几分棋力,只是你觉得到了这一步,就赢定了。”
朱祁镇说道:“孙儿看娘娘,如何回天。”
太皇太后说道:“看好了。”太皇太后捏了两个棋子,连续落在棋盘之上,将朱祁镇的大龙给堵死了。
朱祁镇大吃一惊,说道:“这不行?”
太皇太后说道:“怎么不行,这就行。”
朱祁镇先是有些愤怒,随即明白了,太皇太后即便下棋差劲,也不会这么没有棋品。做这样的事情。
太皇太后是借此教育他。
朱祁镇小心翼翼地说道:“娘娘的意思是?对付外廷可以这样?”
太皇太后说道:“有些大臣,你实在拿捏不住,自然可以这样,要知道天子金口玉言,口含天宪。该用的时候,就要用。”
“治民有大明律,治官也有祖宗成法,按百官所言,天子垂拱而治天下。有什么不好吗?”
“这就是最大的不好之处?”
“只要有成法,有条例,定下规矩,天子是玩不过百官的,哪怕是英明神武如太宗皇帝,将杨士奇等人下狱的时候,有什么罪名?”
“根本没有。”
“这是皇帝最大的权力,就是所有规矩之外的权力,也是掀盘子的权力。”
“这个权力自然不能常用,否则就是桀纣之君,但是如果根本不能用,或者说就没有,就是汉献晋怀。”
“如果你有意做一个守成之君,我不会给你说这个的。”
“但是你既然有心效仿太宗皇帝,而今你能做到的吗?太宗皇帝可以一日间将朝廷六部官员换一个遍。你能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