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称得上艺术家的名号。
所以每一个名将的培养,也是很难复制的,最少朱祁镇还没有找到这种复制的办法,最少武学是做不到的。
杨洪所说的这些人,指挥五万大军,当任方面大将,或许合格。但是如果指挥一场数十万的会战。如果朱祁镇北伐瓦刺这样的大战,却未必能承受得了。
甚至成国公朱勇,在某些方面也是要胜过他们的。
不要看朱勇败这么惨,就低估朱勇的能力。
其实朱勇如果真是饭桶,张辅也不会支持朱勇领兵的。
说句实话,而今大明的战略形态,这种能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帅才,未必需要。毕竟瓦刺虽然在西域作战。
但是朱祁镇从来没有将这一件事情放在心上。
瓦刺不可能大举东进。这是瓦刺的国力决定的。大明有这样的帅才,或许派不上用场,但是一定要有的。
朱祁镇心中已经有岁猜测了,就是没有在杨洪刚刚所说的人之中,朱祁镇问道:“是谁?”
杨洪说道:“王越。”
朱祁镇确定了自己心中猜测。
王越也是朱祁镇所看好的将领。
杨洪说道:“王越此人,用兵之道,尚欠磨砺,但是规模已成,陛下也不用担心,西域战事,臣敢肯定,今年必有捷报,只是何时能规复西域全境,却不在王越,而在中原旱情什么时候能过去了。”
“更可贵的是,王越才刚刚五旬,足够坐镇天下十数年。陛下可以无忧。”
朱祁镇问道:“王越之后?”
杨洪说道:“此非臣所能知了。”
除却如霍去病这样的天生将才之外。
很多大将形成都是要时间积累的,二三十岁的将领,而今在军队中层厮混,杨洪怎么能一也清楚,并作出预言。
那就是不是眼光了,那就是算命。
朱祁镇说道:“朕知道了。国公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朱祁镇这是给杨洪安排后事的机会。
这样情况下,杨洪提出的条件,只要不过分,朱祁镇都会答应的。
杨洪却摇摇头,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又能管得了多少,只是陛下以臣为柱石之臣,臣不敢不有所报,有一件事情,临终之前,总要说给陛下,如果陛下觉得不对,就当老臣的胡言乱语吧。”
第一百八十三章 洪武遗问
朱祁镇听了,说道:“国公请讲。”
杨洪微微顿了一下,说道:“陛下,臣乃是洪武年间所生之人,而今整个天下,如老臣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少时臣就没有见过祖父,但是听父亲说过,祖父当初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事情。”
“而今记忆犹新。”
杨洪的祖父,就是杨璟。是开国大将之一,也是死的早,才没有受到洪武末年大案牵连,即便如此,杨将也被削去了爵位。
杨洪这一脉不是嫡系,被发配到龙门所,杨洪正是年纪轻轻镇守独石关,这个孤悬于大明边防线的要地,一守就是整个青年时代,然后再通过战功一步步少来的。
这些事情,朱祁镇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不知道杨洪想要说什么。
杨洪语气一转,说道:“老臣未曾有幸拜见太祖皇帝,但是太祖皇帝英明神武,重开天地。老臣常恨,吾生也迟,不能有逢高皇帝,否则为高皇帝效力,死不恨也。”
朱祁镇听了,心中有些泛酸。杨洪言下之意,纵然皇帝对我如此礼遇,但是在我心中,你还是比不上高皇帝的。
虽然朱祁镇承认,在很多地方,他是比不上太祖皇帝的。但是杨洪如此直白的说出来,朱祁镇还是心中有些不舒服。
但是他不至于与一个将死之人计较。
杨洪说道:“太祖皇帝所定制度,到了而今已经很多不能用了,臣在军中,对卫所制度知之深矣。其中积弊深藏,早已不可用。”
“世人都将北逐瓦刺之功,归于我,石亨,郭登,却不知道此乃是陛下战胜于朝廷也。”
“只是,太祖皇帝心中所想,非凡人所能知,些许细务,或许有错,但是大政之上,陛下却要当心。”
“陛下,刷新积弊,一改太祖之政,大明乃有今日。只是陛下当政,自然是如臂使指,只是陛下百年之后,后世之君当如何?臣唯恐有不忍言之事,重现于今日。”
杨洪的马匹拍的很好,但是后面的话,却说得朱祁镇眉头深锁。
杨洪不是普通将领。
可以说,但凡今日枢密院与内阁的大臣,都不是普通大臣。当了这个地步,都可以忽略的文武之别了。
杨洪对政事上不发言。
并不是他对很多政事没有观点,是他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而今杨洪这番话,的确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样的人,也是除却杨洪之外,估计没有人敢说的。
杨洪所言的是什么?
是内阁权大。
在朱祁镇的改革之中,内阁成为文官集团的领导核心,甚至勋臣之中,也有参与其中。虽然在朱祁镇这边,他可以一手压制种种情况。
不管出什么事情,都翻不出朱祁镇的手掌心。
但是杨洪所言很对,后世之君当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