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天子_名剑山庄【完结】(1553)

  一条鞭法推行的顺序是在吏员法推行之后的,直到而今,也就是正统四十二年,吏员法才算是勉强在全国之内推行开来。

  还有很多地方推行都很勉强。拖拖拉拉的。

  韩雍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强力压制下面的官员,因为一条鞭法对于比较贫穷的地方,本来就不是太合适的。

  这一系列变法,虽然加重了朝廷的负担,但是并非没有好处的。

  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商业之上。

  一条鞭法让很多劳动力离开了乡村,而且少府这种工厂的模式,也在这几年之内,全面的铺展开来。

  在允许私人办厂的情况之下,这些产业,就好像是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同样冒出来的,也有大大小小的富豪。

  其中最大两家,就是广东冼家,与松江徐家。

  广东冼家就不用说了。

  冼景是驸马,而且又是太子的钱袋子,在南洋动作频频,甚至控制数支海盗,甚至有海商说,冼景是海龙王。

  他的产业虽然以铁业为核心,但是决计不仅仅限于铁业。

  有太子做后盾。

  待诏院这里的很多新技术都很快传到了广东,包括蒸汽机。成为大明唯二可以生产蒸汽机的地方。

  如果说,冼家的富豪。还在很多人的接受之中。毕竟大明官场很多人都不将冼家的财富,当成为他自己的财富,而是将冼家的财富当成了太子的财富。

  被商人们成为海龙王的冼家,在北京官场很多人看来,都是天子南府。

  但是徐家却又不一样了。

  松江徐家却是另外的模式了。

  徐家家主徐申春,就是一个学文不成的秀才出身。抓住了历史的际遇,不过数年之年,身家千万之多。

  谈不上富可敌国,但也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徐申春本人,长袖善舞。一力与魏国公家族攀亲戚,或多或少有一点关系,对于官员也是滑不溜秋的。

  手段高明之极。虽然官场之上,很多人贪图徐家家产,但也不好下手。

  徐家的产业也如洗家一般,并不是单纯的一样产业。徐家早些年做过盐商,颇有家底,但是真正能让他一跃而起的,是布业。

  所谓松江布甲天下。而徐家的布,却是甲松江。

  正是在布业上的独占鳌头,却才是徐家的产业疯狂的暴涨。

  当然了,徐申春发展如此顺利,这有松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松江就是后世的上海,这地理位置就不用说了。

  特别是开海多少年了。

  大明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上贸易链。

  其实大明海上贸易之中,海外贸易虽然份额不低,但是也不多,最多的还是各省之间的沿海运输。

  徐家要做的就是从山东迈入棉花。

  而今的山东乃是大明最大的棉花产地。然后再利用松江的人力与技术生产成布匹,沿着海岸线与长江水道分销各省。

  这才是徐家能够坐大的原因。

  甚至这一件事情,还有一个副作用。

  那就是这样繁盛的棉花贸易,导致山东土地种粮食的大大减少。北方粮食产量减少,在各种赈灾之中,必须从南方调粮食了。

  这一个情况,下面的官员都有所反应了。

  想要加以限制。

  但是朱祁镇全部搁置了。

  倒不是,朱祁镇对徐家有是庇护,主要是大明官府的思想,根本停留在古代,他们做的事情,不过是传令限定棉花种植的面积而已。

  这种好无新意的措施,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用的。

  无非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倒是江苏巡抚陈钺的提议有些新意,那就是在江苏北部开棉田。

  因为江淮地区要产盐,而且水患频发,江苏沿海一带,有大量荒地,这些荒地一来是大部分盐碱地,想要种粮食,需要费大力量整治不可。二来,这些荒地都是为了煮盐提供材料的。

  而今晒盐法大力推广。大明盐价一日低过一日,甚至分销到了海外。

  这些荒地都没有用处了。

  陈钺就提议在江北开辟这些荒地,大规模种子棉花。以解山东粮田之困。

  朱祁镇对这个办法,倒是很赞同。也就批准了。

  而且徐家不过是,江南一带商人的代表而已。并不意味着江南只有徐家了。

  从松江,苏州,杭州等地,几乎每一个府都有家资百万大富豪,真要算起来,江南一代衣被天下,绝对不是虚言。

  朱祁镇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

  那就是江南一带,乃是大明经济基础最好的地方。

  同样的事情,朱祁镇下了大功夫,从登基开始,以河北为根本好生经营,经营了这么多年的产业基础,才不过数年,就被江南一带全面的赶超了。

  人有钱自然会消费,更是带动各种产业,奢靡之极。

  这就形成了一个大明两个世界。

  一个世界之中,连年灾荒,地动频频。朱祁镇的焦头烂额。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朝廷用度一年紧张过一年。

  但是在江南这一带,有醇酒美人,江南风月。真是暖风吹的游人醉。

  甚至有大量士绅明面与暗中,加入了这个财富盛宴之中,以江南一带,已经有明显的倾向于商人的思想萌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