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明江南之乱在政治上还没有结束。
第二,就是朱祁镇这一次南下声势太大了。
大到了什么程度?
朱祁镇所乘坐的大船,已经堵塞了运河,前后有百余只大小船跟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水师,炮衣被掀开,一门门火炮在阳光之下,散发着金属的光泽。
其次,就是步兵。
朱祁镇在南京入城的时候,就大张声势,大军跟随圣驾穿城而过,让南京百姓看了一个热闹。而这一次苏州之行,声势更胜以往,运河两岸,各有大队骑兵步卒,数万之众,大量辎重都放在船只之上,没有携带辎重的步兵骑兵更是威武非常。
甲胄在阳光之下,更是诠释了什么叫做耀武扬威。
无数甲士沉默的好像是机器一般,只是在军官的指挥之下,向南而去。
总体来说,这些士卒中火器配给率并不是太高的。
这也是朱祁镇这一次南下的目的有关系。
朱祁镇就是来震慑江南的。
让天下人知道,江南即便是有银子,刀子还在朝廷手中。
只是虽然火器已经是大明军队之中主流配置了,但是相当多的江南人士恐怕并不会理解火器的威力。
他们所能理解的只有刀兵。
所以当陈钺看到这个架势的时候,心中自然有些忐忑。
他当然不是害怕这些士卒。他毕竟是大明高官,这些丘八,再蹬鼻子上脸,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陈钺担心的是朱祁镇这样做背后的逻辑。
“看样子,这一次当今要大办江南的案子。”陈钺只觉得舌根处有源源不断的苦水冒了出来。暗道:“我这一次也不知道能不能全身而退。”
陈钺与王恕两个人是江南之乱的直接负责人。
如果江南之乱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话,就是他与王恕两人之一,或者是两个都有。
这岂能不让陈钺担心。
他忍不住看一看王恕。
却见王恕就站在一边却坦荡的很,没有看出一点点的担心。
王恕并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他早已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了。他也认为江南之乱的发生,他是要负有责任的。
他也没有要回避的想法,故而才能坦坦荡荡,他来之前,已经将很多文书都准备好,即便皇帝一纸令下,将他下狱,也不妨碍后来者接手工作。
当然了,他心中其实还有一丝底气。
他毕竟是御前出来的,与皇帝打过不上交道,他估计他的下场即便要处置,也不会太重,最少性命无忧。
至于富贵功名,就是过眼云烟了。
两个人正各怀心思等候着,却听有人来传旨道:“宣钦差王恕,江苏巡抚陈钺上船觐见,其余各官在后登船随行即可。”
王恕与陈钺立即登了小船,然后再攀登绳梯上了龙舟。
第五十九章 江南之乱结案
龙舟之上,朱祁镇身边并没有多少人。
一侧是太子,一侧是大学士丘浚。还有怀恩在一旁伺候。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人了。
王恕与陈钺行礼不说了。
朱祁镇淡淡地说道:“坐。”
“谢陛下。”王恕与陈钺坐定之后。朱祁镇开口道:“朕之所以来江南,就是因为去岁之事,江南乃大明钱粮重地,向来太平,却弄出了这样的事情,尔等谁给朕一个交代。”
王恕立即行礼说道:“臣处事不当,罪该万死。只是此事内情,臣却不敢隐瞒陛下,还请陛下听臣一言。”
朱祁镇说道:“准。”
陈钺张口欲言,却只能跪在一边,不得搭话。
王恕说道:“江南之富豪,内情之复杂,远在其他各地之上,在江南科举不成而经商,经商有成而科举,其进退如意,持彼两端,几乎是士商一体。臣去年不明此理,方才处置不当,方有此事。”
其实王恕所言,对也不对。
对,乃是很多士绅都开始经商,也不以经商为耻。也不对,那就是王恕并没有看到,很多沉沦下僚的小商人,因为没有后台苦苦求生。即便是这种商人的代表,以八面玲珑为代表徐春申,也死在双方角力之中。
如此经商环境下来,那些没有后台的商人,如何有出头之日?
与其说是士绅一体,不如说官僚资本。
只是这些官僚很多是退休的士绅,即便不当官,在地方上也有特殊的权力。
朱祁镇说道:“仅仅是这样吗?”
王恕说道:“臣——”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他所有的注意力,大多都放在商税之上,他始终觉得这一场乱子,乃是他与地方士绅角力,弄脱了,方才搞出的事情。
朱祁镇说道:“朕早已大赦天下,免除贱民,只要是大明百姓,就一体放良,纵然有为人奴婢,也只能是活契,不能是死契。”
“江南是怎么做的?”
“这些乱民,行为果然可憎,但是本心却是可悯的,在各家工厂之中,为人奴隶,动辄得咎,生死两难,而江南方乱,处州矿工又起。江南之乱的时候,还有徽州,安庆一带,皆有异动。虽然下面不曾报上,但是锦衣卫却是有报的。他们以为朕是聋子瞎子吗?”
王恕听了,也只能说道:“臣罪该万死。”
王恕自然知道,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