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将领心中也是担心明军秋后算账。
阿瓦王说道:“看看,麓川何在,朝鲜何在?安南何在?满刺加何在?渤泥何在?淡目何在?
满者伯夷何在?”
“而这些国家的贵族又是什么样的日子?”
“别的不说,麓川思家当初是什么样子,而今又是什么样子?”
别的家族距离缅甸太远了,这些贵族或许不清楚,但是麓川思家,他们却太清楚了。
麓川思家在元代以及明初是何等的威风,一度压制住缅甸,这些缅甸贵族祖上当初都与麓川思家打过仗。
而今思家何在?
思家主脉,早就被斩尽杀绝了。
而思家余脉,又是什么样子?
襄宪王刚刚到麓川的时候,为了安堵地方,对思家余脉是相当的好,当时的思家就是麓川第一大家族。
麓川的无冕之王。
但是襄宪王又怎么能容忍如此情况。
襄宪王最后将思家一网打尽,并分散安置,甚至改了名字,分别为任,白,刘,朱等姓氏,鼎鼎大名的麓川思家,在南疆称霸百余年的麓川思家,就这样没有了。
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其实,大明保持着这种对外封建的政策,一个藩王实封的背后,就是有无数当地的贵族破灭。
这种更替,或许可以说对外殖民,但也可以说是以华代夷。
这种全方面的冲突,不是简简单单,杀一个国王,就可以罢手的。
阿瓦王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
顿时这些缅甸贵族们都犹豫了。
不知道该如何走。也不知道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阿瓦王这么年大王当下来,也是有手腕的,此刻这些人的思想,都落入了阿瓦王的话术之中。
阿瓦王说道:“先祖在阿瓦立国,已经有十三代了,三百年了,阿瓦是先祖灵魂所在,也是你们祖先的灵魂所在。”
“追思先祖创业维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没有经历过,而今我们还有十万大军,难道就放弃了。”
“我不愿意,我宁肯死在阿瓦城下,诸位可愿跟随?”
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但是效果并不好。
只有少部分嫡系将领,出列说道:“我等愿意跟随大王。”其余的将领都有好像没有听见一般。
阿瓦王咬咬牙暗道:“我就知道,不割肉不行了。”
这些慷慨激昂的话,对于少不知事的人,或许很管用,但是对于这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贵族将领来说,却是耳边清风,听听就行了。
阿瓦王说道:“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都是我的罪过,此战过后,我传位于太子。皈依我佛,忏悔罪过,这将是我最后一战。”
阿瓦王此言一出,顿时大部分将领都说道:“我等愿意跟随大王,与明军决战。”
剩下几个也不得不随大流,说道:“愿意追随大王与明军决战。”
阿瓦王的儿子还小,根本不能亲政,这一战胜利之后,阿瓦王出家当和尚,虽然能保留一定影响力。但终究不在王位之上了。
到时候这权力的空隙,会被谁填补?
自然是眼前这些人。
甚至也不担心阿瓦王出尔反尔,毕竟谁都知道,即便是与明军打胜一两仗,也不能改变力量对比。
阿瓦王朝即便幸存下来,也会元气大伤,甚至还不如几十年前,三十年战争后的结果。
阿瓦王室本身的威望决计大不如前了。
第五十四章 空弓射鸟
阿瓦王其实也知道这个情况。
不管如何?
阿瓦王室都不能回到从前了。
这一次透支了阿瓦王室根基与信用。
只是不这样做的话,阿瓦王室不仅仅回到从前,也没有未来了。
阿瓦王做通了所有将领的工作,不管是这些将领是真愿意为阿瓦王室效死,还是别的,阿瓦王最少保证,在与明军决出胜负之前,不会出什么状况?
如果胜利了,更没有问题。
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因为阿瓦王室可能就不存在了。还有什么问题了?
在这一切之后,阿瓦王并没有督促大军急速前进,马上回援。
军心士气的恢复并不是一时一日就行了。而且阿瓦王也担心,他急速行军,到了阿瓦城下,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就被敌人击溃。
所以一定要保持体力。
有时候,似快而慢,似慢而快。
数日之内,缅甸大军来到了密松之地。
从这里再往西走,就是走出了群山之中。
缅甸军的撤军路线,乃至于进军路线也都是沿着麓川河道而进行的。但是在这里却脱离了麓川河道。
密松这一片地区,类似于一个喇叭口,也是密松这个地方的特殊环境,后世缅甸与中国在这里地方建立水电站,最后却不知道什么原因不了了之了。
从一点就可以看出这里的特殊的地理环境。
越往西走,就进入平原地区。
在这里再往南走,就直到阿瓦城下了。
走到这里,阿瓦王已经将军队整合的差不多,准备奔赴阿瓦城下单程旅行。
因为军中粮食,只够单程了。
而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有一支军队正在死死的盯着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