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从来没有深想过,那些在题本之中普普通通的文字后面代表着什么?
是不知道多少条人命。
一时间,朱祁镇对自己对外扩张的计划,也开始怀疑起来。
大明百姓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挣扎在死亡线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与瓦刺大战,不顾百姓生死,胜瓦刺也没有多少利益?
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不过,随即朱祁镇就又想回来了。
两国之间的大战,却不是朱祁镇想不打就不打的。如果没有脱欢之死,说不定就是二三年之间的事情了。
而兵灾乃是比天灾更加恐怖的存在。
朱祁镇只觉得自己肩膀之上,一瞬间有千斤重担,之前这担子乃是太皇太后扛着,他不觉得怎么样。
此刻这担子落在他身上,却觉得吃力之极。
忽然朱祁镇听到了脚步声,有一个衙役焦急的跑了上来,远远的看朱祁镇身边没有发现于谦,立即转身就准备走。
朱祁镇对王振说道:“去问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王振立即过去,几句话将事情问清楚了,立即回来对朱祁镇说道:“有人私自建宅,堵塞了水道,衙役上门要求将水道让出,他不但不让,反而殴打衙役。”
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上)
朱祁镇一听,就知道这一件定然是达官显贵。否则决计不敢如此。
这一次水灾对小民来说,是生死攸关,但是对很多达官显宦来说,根本不是那回事。
北京城的地势,有太多的地方,不会受到水灾侵害了,一般来说,地势低的地方,都是很多地方角落。
就如同朱祁镇刚刚去看的城墙东南角。
朱祁镇说道:“是谁?”
王振说道:“庆都公主驸马焦敬。”
朱祁镇冷笑一声,说道:“是他,真是找一次死不成,想多来几次。”
一想起焦敬,朱祁镇就想起一件正统二年的旧事来了。
正统元年之后,太皇太后允许朱祁镇出宫。但是朱祁镇出宫的次数也不多。不过,他就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宣武门外有一税卡。
但是朱祁镇查了文书,却发现朝廷并没有在这里收税啊?
朱祁镇感到奇怪,就让马顺去查,马顺立即查明白了,这税卡乃是庆都公主驸马焦敬私自设下的。
一时间,让朱祁镇感到不可思议。
区区一个驸马,就敢私自设税卡。
朱祁镇简直是无法原谅。
朱祁镇之所以无法原谅,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来就是,焦敬这样做,乃是对朱祁镇的冒犯。
在朱祁镇看来,收税乃是政府权力。
而这个时代的政府是什么?乃是朝廷,乃是皇帝。
焦敬有什么本事,敢做朝廷才能做的事情。
其次就是,交税的人,可不认为是交给一个公主驸马了,他们定然觉得是将税交给朝廷了。这种好处焦敬得了。坏名声,却是皇帝与朝廷得了。这样的事情,朱祁镇能宽容才算怪了。
其三,却是朱祁镇心中无力感。
有位伟人说过,其实他能管住的,也就北京而已。
朱祁镇其实也明白,不要整个顺天府了,就是出了北京城,到了乡下,很多事情都不是朱祁镇能管的。
其实在乡下这种私自设卡收税的行为,有更多。
可以参见某段时间的车匪路霸。
但是他知道是知道,要知道宣武门外距离皇宫这才几里地了,而且是北京的南门,不知道多少人进出。
朱祁镇这皇帝不要说千里之外了,连十里之内,就有人来打脸,如何让他咽得下这一口气。
只是有时候,事情并非他咽不咽下这一口气的事情。
朱祁镇让于谦弹劾焦敬。
一时间朝中对焦敬人人喊打。
朱祁镇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但是也有所授意。一心想将焦敬置于死地。
却不想庆都公主进宫哭诉。
太皇太后插手这一件事情了。
庆都公主,不,而今应该是庆都大长公主,她是仁宗皇帝第七女。虽然不是太皇太后所生,但是说太皇太后乃是庆都公主的嫡母。
太皇太后发话了,处罚了焦敬禁足而已。撤掉了税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了。
朱祁镇也没有什么办法。
太皇太后专门叫朱祁镇过去,就说为什么不杀焦敬。
一来,在太皇太后看来焦敬罪不至死。二来,不杀焦敬,也显示皇家亲亲之谊。三来,就是皇室的人,只能有皇家来杀。决计不能让外臣几句弹劾就杀的。
如果朱祁镇一力主张要杀焦敬,太皇太后或许不插手,但是朱祁镇在背后,没有出面。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些御史言官,还有于谦力主杀焦敬。
这样的事情,却不能做的。
朱祁镇也没有办法。只能放过了焦敬。
只是有了这一遭,于谦的声名大震,都知道于谦将驸马都差点弄死。
这些情况,别人不知道,王振不会不知道的。
所以王振的语气之中都充满了倾向。
对于王振来说,朱祁镇为什么想杀自己姑父,并不重要。重要是皇帝想这样做,王振就一心帮助朱祁镇完成这一件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