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不知道焦宏是在激将?他知道。
只是他等这个机会已经很长时间了,在乾清宫中当侍卫,看似让外人羡慕到死,但是实际上,无聊的要命。
杨信虽然在这个位置上,能直接观摩朝廷最中枢的运转,对他大有裨益。
但是对一个二十多岁,从小习武的武将来说,他更希望在战场之上建功立业。
而今不管焦宏是请将是激将,杨信都不会拒绝,而且他也没有将这些乱民放在心上,盖因广西那边,群山之中,这百人千人的大战小战,这些年都没有怎么停过。
杨信也打听过,南方不管当兵的,还是贼寇都是乌合之众。
在他看来,这是铁板钉钉的功劳。
功劳送上门岂能不要。
焦宏说道:“好,果然是要胆量。建宁府已经被围数日,而今内外消息断绝,我也不知道情况如何,我筹集了二千士卒,加上你带来的五百人,速速西进,如果能救建宁府,就去救,不能救,一定要守住延平府,不能让贼人直冲福州城下。”
焦宏声音越类越急促,越来越严肃,但是到了这里却猛地一顿,顶着杨信的眼睛说道:“如果贼人到了福州城下,纵然你是陛下之爱将,我亦斩之。”
杨信立即恭声行礼,说道:“请大人放心,除非杨某已死,否则贼人决计不会过延平府半步。”
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
杨信在焦宏面前答应的掷地有声,当他看见他麾下的两千士卒的时候,一股失望之情涌上心来。
这两千人,杨信大概看了。
一个个体格都不错。虽然身高矮一些,比不上九边大汉,但也是算是有一把力气。还算不错。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手是从各为卫所抽调出来。
之前根本没有配合过。
几乎是一盘散沙。
杨信只能将带来的武学学生安排下去十几个,担任百户千户的职务,让他们管起来。
至于为什么不将这些武学学生全部安排下去做基层军官,却是因为这该死的语言问题。
杨信根本听不懂这些人土话。
双方交流都很成问题,还好有些人会官话,有一些人会福建话,这才勉强筹齐翻译。
让双方全部混编,绝对不可能了。
救人如救火。
杨信不敢耽搁,一路西进,到了延平府,虽然见延平府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地方官征集民夫,大白天关闭城门等等举措。
但是贼军还没有出现。
这就是一个好消息。
随即杨信略略休整一番,就转为北上。
行进百余里,就在一处名为南雅的地方,停了下来。安营扎寨。此地距离建宁府不过几十里而已。
在杨信看来,已经是战场范围之内了。
但是杨信并没有发现贼军的探马。心中顿时有一分成算了。他立即派韩青去探查敌情。
韩青一出去,就是一天一夜才回来。
韩青回来之后,说道:“统领放心,贼人虽然有过万之数,但是打仗没有章法。不过在蚁附攻城而已,云梯,盾车,少之又少。而建宁府城头之上,有不少壮丁,我还看见几门大炮,想来贼人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下来的。”
杨信问道:“你判断贼人可是发现我们了?”
韩青说道:“没有。”
“建宁府东溪与西溪两条溪水之北,我看了,这两条溪水,并不是太宽敞,大军可以涉渡。贼人对这一点防备都没有。”
“是一个好机会,统领我做吧。”
杨信此刻也在做权衡。
他的任务是不能让贼军过延平府。
这一点,早已完满完成了。
即便建宁府大败失陷,他也有把握守住延平府。
但是他不会满足于仅仅这一点的。所以他的选择也就很简单了。他说道:“传令下去,连夜渡过溪水,攻贼人大营。”
杨信说做就做,入夜行军,半夜就到了溪水南边。
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杨信也放弃了偷袭计划。
因为他发现一个他忽略的事实,这位第一次上战场的名将,太高估了福建士卒了。一入夜就有不少士卒有夜盲症,即便杨信想进各种办法,都不能奏效。
杨信已经将白天行军的速度打了对折,但是夜晚已经没有完成。
杨信可不认为,贼人真是聋子瞎子,都到了眼前,还发现不了。于是只能安营扎寨,隔着溪水与贼军对峙。
杨信所部的突然出现。
不仅仅震动了叶留宗所部,也震动了守城的明军。
一时间明军欢声雷动。
叶留宗见此,立即召集军中负责探报之人,一连处死了好几个,才算是出了心头这一口恶气。
叶留宗军中为之一肃。
叶留宗召集心腹商议。
叶希八说道:“大哥,而今这建宁府就好像是一个乌龟壳。儿郎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打,硬打下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的,此刻官军援军来的正好。我派人看了,这些援军不过二千多人,而今我们人马过完,还吃不掉他们吗?”
“按我的意思,咱们干脆过了东溪,与官军决战。”
陈恭善说道:“大哥,打仗的事情全听大哥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哥却要明白的,咱们虽然人马过万,但是粮食却并是很充足的,耗得话,是耗不起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