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仅仅是用软手段,还是硬手段而已。
他们既然败的这么惨,就不要怪也先了。
当然了,也先一手杀人,也会一手赏赐,凡是在这一战之中战死的女真首领子弟,都被他重重赏赐,给以要职,划分部众。
要知道,在东北这一点政治生态还是相当原始的,甚至比不上蒙古。顶梁柱战死了,孤儿寡母,即便是儿子已经成年了,也未必能够保住部众。
而且他们都得到了比父亲更多的部众。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谁?
来源于也先。
于是也先,在女真之中就有了第一批铁杆部众。
也先对石亨这个人很欣赏,但也并不觉得三道关之败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先很明白,他来是做什么的。
不是,与明军摆腕子的。与明军决一死战,那是将来的事情,而不是现在的事情。
而是收拢女真各部为我所用。增强瓦刺是实力,扫平大明边墙之外所有存在。只要到那个时候,才是对大明挑战的时候。
“快了。”也先默默计算了一下,扫平东北,重建辽阳行省,最后能够策反朝鲜,那个时候,就是对大明总进攻的时候了。
就在这几年了。
也先并没有追击的意思,而是派出所有使者,将召集女真各部在肇州开会。也先要用这一场大会来确定,瓦刺对奴儿干都司的统治。
也就是在正统十年,大明边墙从鸭绿江到嘉峪关,除却在边墙附近还有一些依附的部落之外,其余藩属,已经被也先或软或硬的解除了。
只剩下一处,横绝于边墙之外数百里之地。与内地不相同。
这就是朱祁镇下令修建的海西卫,大明海西都司所在。一下子海西都司的战略地位,变得险恶之极。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今年还可安枕。
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断
已经进入江南的雨季之中,大雨连绵之下,大片大片道路都变得泥泞起来,甚至有些地方,官道上的水坑都能埋下去一个人。
更不要这一片都山区,在连绵大雨之下,很容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所以,大军纵然知道叶留宗所部,就在铅山一带,但是却没有发动进攻的可能力。
双方就在大雨之中,遥遥的对峙。
似乎等待雨过天晴的一天。
而郭登所部人马,此刻已经到了。郭登所部从运河进入长江,然后从长江进入鄱阳湖,再从饶州上岸,而今驻扎在贵溪县。在铅山以西布置,防止叶留宗所部向西南方向逃窜。
郭登却要在广信府,拜见魏国公。
不管怎么说,魏国公乃是这一战的主将。
魏国公徐显宗见了郭登,自然是一阵寒暄不提,似乎一口气从中山王徐达与营国公郭英生前的交情,全部攀扯上了。
魏国公一把抓住郭登的手说道:“郭叔叔,而今战事,就拜托郭叔叔了。”
从中山王徐达与营国公郭英算起来,魏国公徐显宗乃是徐达的重孙,而郭登乃是郭英的孙子。
所以徐显宗称呼这一声叔叔,倒也可以的。
但是郭登的父亲不过是郭英一个庶子,所以郭登在武定侯家族之中,其实排不上号。但是魏国公却是魏国公一脉的家主,双方的差别太大了。
郭登连忙行礼说道:“末将不敢当。”
魏国公徐显宗说道:“你我乃是世交,有什么不敢当的,传出去来,却是徐某不懂礼数了。”
徐显宗这么客气,也是有原因的。
很简单,他已经听到了风声,朝廷,特别是宫里面,对他围剿叶留宗这半年的战果,很不满意。
而郭登却是保定侯旧部,而保定侯身后是谁?是当今。
而且当今几乎明示他了,让他在郭登到了之后,他只需为郭登背书就行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总领三省人马的主将,最少要一个伯爵吧。这是大明开国以来,一直传承到现在,而朱祁镇一直勉力维持的制度,也就是只有有爵位,才能担任一方主帅。
所以,方瑾虽然比郭登年轻,但是方瑾可以担任,而郭登却不行。
而朱祁镇夹带之中,能被朱祁镇信任,又有爵位的将领,并不多。朱祁镇已经决定,如果郭登平定叶留宗打得漂亮,就给郭登一个伯爵。
两人客气一番,魏国公问道:“而今局面,郭叔有何良策?”
郭登对眼前的局势,自然是做过好多分析的,说道:“末将有一事一直在思索,那就是叶留宗何以能行军如此之快?”
魏国公有些不明白,说道:“此辈畏惧朝廷大军,见朝廷大军到了,逃之夭夭,又何不妥?”
这是魏国公一直烦恼的问题,他其实并不觉得叶留宗所部有多厉害。他一直想集结大军,四五万大军与叶留宗大战一场。
叶留宗定然不是对手。
但是也只有叶留宗傻了的情况之下,才会停下来与魏国公大战。
所以,魏国公领兵一来,几乎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追啊追啊追。叶留宗是跑啊跑啊跑。
但是魏国公还是对军务不大了解。
郭登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叶留宗为什么跑?而是叶留宗为什么跑得这么快?
郭登可是在军中混了大半辈子,对行军这行当之中,太清楚了大军想跑多快,而能行军多快,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