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祁镇看来,这个问题现在就可以准备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大藤峡这一件事情,也将广西土司给清理一下,朱祁镇也没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
改土归流也要慢慢的来了。
但是最少也要将桂西确立几处府县,作为供应大军前往安南的后勤节点。保证广西土司不出什么幺蛾子。
所以,他更倾向于动一动。
平衡打破之后,才好建立起更好的平衡,旧秩序破产之后,才能有新秩序。虽然而今时间上有一些不大合适。
但是朱祁镇估计以韩雍的能力,或许一开始没有中央的支援之下,不会太好过,但决计不至于崩盘。
甚至这个脓疱挤破了,一时间出了大问题,反而朱祁镇大举解决广西问题的契机。
不过,朱祁镇依旧有些担心。
担心韩雍在军事能力上行不行。他决定调一名有能力的将领,去协助韩雍。
一时间朱祁镇也没有想道该调谁去。
毕竟,大明的军事重心都在北边,朱祁镇能记着名字的将领,都是在北边一字排开。此刻调谁去西南都不是太合适的。
朱祁镇正准备就这一件事情问一下孟瑛。他从沉思之中惊醒。却见王裕还在这里,他说道:“大藤峡内部情况,自然是要查明的,但是广西土司内部的情况,也需要好好查查,特别是黄家与岑家。”
黄家与岑家乃是广西土司之中最大的两姓。
是两姓而不是两家,因为每一姓之中不仅仅只有一个土司。
势力可谓根深蒂固,即便是在清末北袁南岑之称的岑某人说起来,也是这一家的后人。所以这两姓是朱祁镇要动广西土司,不得不考虑的人物。
王裕说道:“臣明白。”他微微一顿,似乎犹豫了一下,说道:“臣年迈不堪锦衣卫重担,以至于出了这样的疲劳,臣请乞骸骨。”
第九十八章 平衡
朱祁镇这才发现,当初敢孤身入麓川军中,打探情报的王裕,已经老了许多。
其实如果单单论年纪,王裕年纪并不大。
但是人的身体状况,并非仅仅是因为年纪。
王裕没有什么根基。年少的时候,做的就是搏命的勾搭。孤身一人深入草原之中探明情况,为大军探明方向,什么刺杀的事情,甚至宣宗皇帝与汉王之间暗地勾搭,他也是做过的。
他见过的厮杀惨烈,甚至比战事更惨烈。
因为一旦动手,从来是不留活口。
不留对方活口,也不留自己活口。
按照锦衣卫的惯例这样的人,从来可能坐在锦衣卫指挥使上面。他上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意外。
但是王裕能将这种意外坚持下来,却要看他的能力了。
这数年来,王裕在锦衣卫指挥使位置上,可谓兢兢业业的。
正因为他知道自己四边不靠,王裕不敢有一丝懈怠。
如果说马顺时期的锦衣卫,还没有脱离皇家警察的特性,那么在王裕时期的锦衣卫已经成为军事情报机构。对内监视大多是由东厂完成的。
同时双方也没有太详细的分割,只是互有偏重而已。
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制衡。但锦衣卫始终压了东厂一头。
那么东厂的后台是范弘也是没有用。
而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之中,王裕年轻时候的伤势却一次又一次爆发出来,他还强撑着带病工作。
这两三年已经病了好几回了。
王裕如今的样子,实在不能支持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知道了,这几日就安排,你我君臣一场,我也不说别的,你子嗣尽管报上来,朕都给你安排,你在家中好生休养吧。”
王裕颤颤巍巍磕头说道:“臣谢过陛下。”随即就退了下去。
朱祁镇见王裕走后,对锦衣卫这个位置上的人也有些头疼。
一般来说,锦衣卫东厂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
有一个人很合适,那就是石璟。
石璟虽然也历经战阵,但是经过黑山之战后,顺德公主跑到宫中向朱祁镇哭诉,实在是承受不住了。
石璟在黑山之战中,浑身是伤,险死还生。顺德公主实在不想夫婿再拼命了。
朱祁镇也知道,其实战事很少能打到如黑山之战一般,从主将到小兵都拼死决战的大战,但是石璟也有一些退缩了。
石璟的能力毕竟也有上限的,比不上石亨等人。而今大明军中,水平如石璟一般的将领,谈不上车载斗量,但是数几十上百个却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朱祁镇也就顺从公主的心意,将石璟给调回来了,以他在黑山之战的军功,弄了一个燕山伯。
也算是特别关照了。
之前不久就安置在少府任职了。
掌管少府事务,否则让石璟进入锦衣卫也不错。
不过,随即朱祁镇心中暗暗打消了这念头,无他,锦衣卫而今的专业性太强了,一般人根本玩不转。
朱祁镇还是决定,从锦衣卫下层挑人上来。
最好与所有势力都没有什么横向联系的人。
如此一来,就要废朱祁镇的功夫了。但是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也让朱祁镇不得不慎重。
不过这事情并不急人,可以先放放,朱祁镇立即召见孟瑛,二话不说,将锦衣卫的情报给了孟瑛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明朝 争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