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袁绍不禁瞥了田丰两眼,心中对古板的田丰多了几分好感。田丰在雒阳时提出,党人对何进逼迫过紧,必须加强对何进行动的监控以防何进狗急跳墙。袁绍当时对田丰的建议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屠户出身的何进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胆量,要知道自从光武中兴还没有生过类似事件,不过他认为注意一下何进的动向也不是什么坏事,临别时还是将这个建议小心的说给了袁隗。
不出袁绍所料,当时连战连胜的袁隗根本就听不进去。在袁隗眼中何进最多只是一个跳梁小丑,随着党人日渐扩大的影响力和军事力量,何进的势力将会一点点萎缩下去,最终日落西山一蹶不振。就因为袁隗一时的大意,把细作上报的举动当做何进与属下正常的军事联络,没有及时作出应对之策,才使何进动用外军进京之事得以施展。
当董卓和丁原带重兵各自向雒阳城兵时,袁隗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只要用天子的名义对董卓丁原申斥一番,两人就会老老实实的回到各自的驻地。他没想到,何进在此前玩了一个花招,他在小刘辨面前说北军需要补充新鲜血液,要求从并州和凉州能战之军中挑选。何进的申请符合正常程序,以往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小刘辨当即准奏,于是董卓和丁原两人手中都握着如假包换的圣旨。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不会在乎袁隗的申斥,他们马上拿出小刘辨的圣旨对抗袁隗请来的圣旨。后来,在袁隗派人携带再三申斥下,董卓与丁原不约而同想倒一个借口,许多前辈都玩过的借口,那就是“清君侧”,随后雄纠纠气昂昂向雒阳开去。
袁隗斗争失败后,时常想到袁绍临别时的提醒,越想越认为袁绍的远见卓识不同凡响,认为袁家的未来应该压在袁绍身上。但是,袁绍与袁术两人以往都有他不满意的地方,为了最后考验他们两人的能力,就把他手中掌握的力量均分给两人。
袁绍占据冀州,有青州牧龚景和袁州牧张邈协助,这几个州都是中原大州,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是一流之地。而袁术则占据豫州,有荆州牧王睿交州牧丁宫和扬州牧陈温辅佐,别看袁术的地盘比袁绍的要大,但是归附袁术的三个州没有一个成器的,基本上都属于人口稀少的不毛之地。当时的扬州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而交州对于中原人来讲完全是个流放之地,按道理荆州应该也说得过去,可惜最肥美之地全让刘谦给划走了,只剩下一个不死不活的南荆州。
兄弟俩对比一下,明显是袁绍占了好处,袁绍心中如何会不得意。而袁绍获得如此大的好处正在建立在田丰提议之上,因此袁绍抛却平时对田丰的不喜,这会简直是越看越顺眼。
“报!大公子有要事求见州牧大人!”
袁绍正在欣喜之时,突然听到手下上报,脸上的笑意渐渐不见,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道本官正和诸位大人宴饮娱乐吗?究竟有何要事?这孩子越来越不成器!”
“大公子说他今天有公务出城,恰好碰到从幽州归来之人。听大公子讲,那人为了尽快把消息带回来,走的都是山间小道,连续几天吃没睡,回报之后就昏迷过去。大公子怕大人贻误军机,为此他才来这里惊扰大人。”
“让他进来说话。”听手下细作是走山路而回,居然在路上耽误数天,袁绍立刻意识到情况和他想的大为不同,平静的眼神中隐隐折射出一丝担心。
第一百九十八章 憋火的袁绍
袁谭最近心情很不好,因为袁绍说他到了自立门户的时间,就在邺城给他找了一个大宅,把他安排出去。他心里很明白,不是袁绍给他机会让他历练,只是不想看到他而已,自从他得罪刘谦后,袁绍就没有给过他好脸。他还清晰的记得,离开州牧府时袁绍曾经教导过他,刘谦那次的教训应该牢记一生,要他严格遵守官员本分,千万不要那袁家大公子身份压人。
就因为这样,他不敢冒失的走进去见袁绍,一个人在州牧府门前徘徊不停。忽然,他听懂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然后他看到两百多骑具有明显汉州军标志的黑甲骑兵朝他而来,在黑甲骑后边,还有许多冀州兵畏缩的跟在他们身后。
见骑兵中间簇拥中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年轻人手中执着一面代表天子的旌节,奔驰中明黄旗帜上两只金龙犹如即将破旗欲飞。见黑甲骑越来越近,袁谭不由想到细作拼命传回的消息,心中咯噔一声,再也顾不得袁绍的家训,对着中厅飞奔而去。
刚过前厅,袁谭顾不得形象,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边奔跑,一边喘着气大叫道:“父亲!骠骑将军于四月三日已经大破张举和丘力居联军,这么大的喜事他们竟然封锁消息,孩儿看到——”
袁谭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外边门子惊呼道:“太上皇骠骑将军特使,太上皇加官侍郎,骠骑将军府书记官田豫大人驾到!”
接连着的两个消息太过震惊,一瞬间的变动过于剧烈,中厅诸人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面面相觑间一片茫然。
“主公!大事不妙了,骠骑将军既然封锁大胜消息,一定有他的深意。事情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五天,幽州该消化的军队和地盘他大概已消化干净,万事俱备之下矛头这才指向我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