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属下情报人员大力侦查下,虽然过去了几天,但是依然从刘谦调动三辅郡兵给南阳郡兵创造条件上,查到了很多有用的情报。董卓得到这些情报后很高兴,原以为扳倒刘谦的机会来了,就将这些刘谦的罪证交给了十常侍。谁知道十常侍看了之后冷哼一声,道出了刘谦出征前与天子分红的事情,一下子把董卓那颗火热的心给浇灭了,董卓只好怀带着忧闷的心情到凉州上任去了。
官拜凉州刺史之后,董卓认为刘谦这些罪证已经没用了,但是李儒并不这样认为,他劝谏董卓将手中的罪证拿出来一部分去三辅收买人心。董卓认为李儒说的有道理,反正在他这里也是没用的东西,如果用这些没用之物能加深三辅豪强对他的好印象岂不是更好?于是就派人接触了法氏和廉氏等豪强。
董卓没想到,在董卓东进占领三辅的时候,以法氏和廉氏为的豪强虽然没有亲自出面帮助董卓,可是在私下没少送给董卓方便,双方也算是打下了合作的基础。
这次白彦到来,一下子将刘谦的罪行全都带过来,在保证董卓永远也不会干出刘谦这样伤害世家利益之事基础上,更是再三强调,匈奴人帮助董卓打败刘谦只是权宜之计。当刘谦完蛋后匈奴人还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大汉治下,以董卓的勇武,这些匈奴人只是疥癣之疾。
白彦更是许诺,待董卓高升之后绝不会忘了大家的恩情。怕三辅豪强不全心帮助董卓,还隐晦的提出董卓武将出身,根本不懂如何治理朝政。董卓成功之后估计不会参政,这样董卓就需要大量的盟友在朝堂上为他说话,而董卓的盟友当然会是三辅的众位战友。
白彦最后一句话准确把握住三辅豪强的心理,他们虽然愿意和董卓联合起来搞倒刘谦,虽然也承认胜者为王败者寇的道理,不介意引进匈奴人打败刘谦。但是他们绝不愿意在武夫董卓手下任职,这是汉代环境而决定的,就像刘谦以前一样,连寒门士子也没人投靠他。如果刘谦不是换天之举中剿灭十常侍,荀彧叔侄也不会甘心投在他门下。
张绣皱起眉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虽然不反对董卓连结匈奴人打败刘谦的做法,可是他的心中总是有些不甘。他摇摇头决定不想了,他还身兼把军情传到董卓那里的重任,为此他还需要闯过刘谦管辖的几道关卡。
两百四十三章 杨凤封侯
买了一个二手硬盘,花了一百多元。下午重新做系统,转移硬盘上n多的资料。而后清理杀毒碎片整理啥的维护两三个小时,今晚总算弄好了,明天开始两更。
&&&&&&&&&&&&&&
光熹元年十月十一日拂晓,经过刘谦和郭嘉彻夜的商议,终于给刘谦的战略骨架填充了血肉,形成一份完整的战略计划。意见统一后,刘谦手下传令兵就匆匆离开了长安城,他们会将刘谦的战略计划,分别传送给主持凉州军务的贾诩和主持幽州冀州军务的刘晔。
天色微明,刘谦和郭嘉匆匆吃过早餐,然后带领着枕戈待的四万铁骑离开了长安,一路向潼关急行而去。大军在中午前夕到达潼关,大军稍加停留就立刻踏上东行函谷关之途,而刘谦临时停了下来,会见了负责潼关防务的韩虎,将最近生的变故及应对方案粗略的给韩虎透露一些。最后刘谦提出,等他稳定住雒阳城局势后需要韩虎增援陈仓之事,韩虎立刻应承下来。
忙完了潼关各项事宜,刘谦离开潼关继续向东而行,在路过陕县时,因为陕县渡口距离官道很近,又跑到陕县渡口视察一番。下午申时,对陕县渡口备战工作很满意的刘谦,快马加鞭向前方大军追去,如果一切条件适合,明晚函谷关及雒阳城应该有连场大戏。
由于刘谦一行人战马度很快,不久之后,他们在陕县焦城追上了两个风尘仆仆的信使,信使一见到刘谦的旗号马上拨转马头,对着刘谦一行大叫着驰来。刘谦询问之下得知他们是杨凤的手下,他们的任务是把杨凤的绝笔送到刘谦手中。
刘谦忽听绝笔两字心中顿时咯噔一声,知道杨凤这会应该是凶多吉少了,但是他依然保持住冷静之态,细细的将信使知道的事情询问了一遍。
杨凤望着杨文一行渐行渐远的身影,知道守不住北地郡的他,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让百姓撤退的命令,而后下达了全军将进入大战的命令,他希望用手下万余条性命为北地郡百姓赢得撤离时间。
军队到达制定作战位置不久,数万名匈奴人喝叫者来到了长城脚下,当即动了猛烈的攻城。经过南迁后的南匈奴,不断向汉人学习了一百六十多年,再也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攻城器械,故此短短时间内也给杨凤带来一些威胁。
但是,汉军一直赖以凭借的屏障——依山修筑的长城,经过百余年的不断的加固,其坚固程度绝对不是匈奴人能够短时间攻破的,杨凤有信心坚守七天不容丢失。如果杨凤手中能有三万甲士和充足的军械粮草,杨凤绝对敢立下坚守半年的军令状。
匈奴人连接进攻了两个时辰,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徒劳的撤退了,这下杨凤和手下都暗暗松口气。就在这时,负责守卫北地郡东段狼牙山口的几名守军送给杨凤一个噩耗,说狼牙山口副官受到董卓信使的诱惑,伺机杀死了狼牙山口负责人杨凤的族弟杨凯,然后带领属下两千多人投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