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汉光熹_独看风起【完结】(650)

  原本,塔塔尔和认为小王子别于企图,想将他这个部落给暗暗吃掉,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他想错了。因为小王子除了给人看病之外,从来不在部落中走动,反而不断的教塔塔尔和学汉话习汉风,时常告诉塔塔尔和,要向汉人学习,只有向汉人学习未来匈奴才有希望。

  在小王子引导下,塔塔尔和猛然间就对汉文化禅城了很大的兴趣,心中也暗暗生出做汉人的念头。后来,塔塔尔和逐渐认识出他和小王子之间的差距,曾经真诚邀请小王子做部族首领,不过都被小王子推辞了。再后来,小王子一次酒醉告诉他,今生如果有希望就该效仿西汉时的金日磾王子,以匈奴人王子身份成为大汉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这个典故塔塔尔和也刚刚知道,在他听说小王子志向的这一刻,他真的想去大汉看看,看看能发出“犯汉者虽远必诛”锵锵之音的汉人大英雄。

  瘟疫结束后,小王子就以一个普通先生身份住在了部落中,平时除了给部众医病和教习塔塔尔和,再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这样的人物,在塔塔尔和看来才是真正的智者,才配得上做他老师的智者。

  也正是他和这位老师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在这次进犯三辅的行军途中,老师提出的各种要求塔塔尔和都答应下来。可是,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对待他很好的老师,居然让他在匈奴人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背叛匈奴人,就为换取一个汉人出身的虚名,他不能接受,也接受不了。

  “哈哈哈哈塔塔尔和,你真的以为我只是一个曾经落魄的王子,是一个没有志向随遇而安的医匠吗?”

  突然,外表文静犹如儒生的先生站了起来,双臂蓦然一震背手而立,浑身遮掩不住的锋芒毕露,一种隐隐的王者之气外露无遗。

  这个突然的转变,别说熟知底细的塔塔尔和等人,就是霍峻和诸位家主也觉得甚是吃惊,他们也没想到在今晚这个节骨眼上,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故。

  先生倏然的霸气外露,致使大厅中的人们大多都有些不适应,不过霍峻机警的察觉,原来颇为担心塔塔尔和的侍卫,对于这位先生反常的表现兵没有多少吃惊,好像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事物反常必有妖。

  霍峻心中马上闪现出一句话,而后静静的观察着这位霸气外露的匈奴人,他知道,这个匈奴人一定还有话说。

  “那你是?”

  塔塔尔和方才被霍峻用匕首逼住也没有多少惧色,眼下先生突然的转变却让他额头一下子爬满了汗珠,纵是他的头脑再简单也意识到一件大事就要发生了,而谜底马上就要揭开在他面前。

  很久以前,在他年幼的时候,他曾经听说过一个流言,不过随着时间流逝他渐渐的淡忘了,可是眼前先生突然间的问话,一下子打开了尘封的思绪,回想到了一件忘却很多年的记忆。

  “在这里,我首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草原上真实的故事。那一年是大汉的熹平六年,在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大汉为了讨伐新兴的鲜卑大单于檀石槐,征召了匈奴单于屠特若尸涿。非常不幸,那一战大汉败了,而匈奴单于也身受重伤,回到匈奴地苟延残喘到第二年就故去了。

  光和元年,老单于薨,新单于立,这位新单于正是老单于的儿子呼徵。原本,呼徵单于得到了大汉天子承认,属于合法的继任大单于,这件事属于很正常的事情了,但是还是发生了变故。

  起因也非常简单,当时呼徵单于的堂兄右贤王羌渠非常想做大单于,他对于那个武力值不高只懂欣赏汉文化的堂弟看不上,故而他就利用他的地位和早就建成的关系网,来陷害罗织罪呼徵,然后将这些罪名送给当时的护匈奴中郎将张脩。

  这些不乏呼徵准备勾结檀石槐谋夺汉地的罪名,使张脩心中渐渐怀疑起来呼徵,曾经三番四次旁敲侧击。可是呼徵此人心计甚少,加上刚刚立为单于手中没有可靠之人为他出谋划策,那里明白张脩的心意,这样就让张脩更加怀疑他了。

  不久,草原上纷纷传言,檀石槐已经带着大军来和呼徵会合,整军一处后突袭大汉的河西京畿重地。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慌了头的张脩还是中了羌渠的诡计,为了稳住匈奴阵脚以乱的势头,他没有请奏天子,就用天子节钺当即擅杀了呼徵,并当场立整军相抗鲜卑的羌渠为单于。

  事后,张脩只是获罪下狱,而羌渠却名正言顺做了匈奴大单于。”

  四百二十八章 韩康

  四百二十八章 韩康

  “事后,张修只是获罪下狱,而羌渠却名正言顺做了匈奴人的大单于。”

  这位先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神色有一点黯淡,身体竟然轻轻颤抖起来。一直待在旁边的塔塔尔和侍卫见此,马上有人取出一个黑色小袋子和水碗来到他面前,然后让这位先生服用一些东西,这才让他逐渐恢复正常。

  这位先生讲的故事,是草原上真实生的故事,在场诸位汉人都对草原上的事情很是陌生,可是自幼生长在草原上的塔塔尔和却一清二楚,不过只是他听说的故事换了一个版本就是了。

  在塔塔尔和所知的版本中,呼徵是一个野心极大之辈,数次想要联合檀石槐联合攻击大汉,妄想从汉人手中摆脱独立出来,重新建立一个和大汉平起平坐的匈奴帝国。在当时,这样的想法是被草原上的贵族够不容许的,因为当时的匈奴历经多次劫难,又有大汉成功驱赶走北匈奴的余威震慑,故而呼徵的做法自然没有人同情,所以呼徵之死最后也没有闹出多大的波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