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家兴盛到他不过三代,底蕴毕竟不足,前两代家主都将大量金钱投入到购买良田扩大家产上面了,而他以前也是这样效仿的,故而家中只有两百多名sī兵,足够防护一般的小股盗贼而已。
前几天,在得到袁绍的许诺之后,他才大刀阔斧的扩充sī兵,以他手中的钱粮勉强的将sī兵扩充到九百名。楚家如此,其他东光县的世家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家族既然能称作家族,大多都是枝繁叶茂子孙众多,比如西鄂刘家钱粮颇多,可是因为子孙不昌兴,就只能称作西鄂刘家不能称作家族。
子孙兴旺有子孙兴旺的好处,自然也有他的坏处。
好处就不再一一诉说,坏处则是人口多为了维持脸面所需的下人也多,开支自然也大大的增加,这样只能占地一个乡亭两个乡亭的世家,除去结好亲戚上级的ua费和家人开支,每年的结余也就不多了。
也正是因为此,各路向东光城集结的人们才没有6续被世家突袭,才保证在刘谦军护送下平安抵达东光。
楚家主在受挫之后,马上想到联络其他家族,然后再给这些贱民算账。由于家族sī兵都是各个家族心头之肉,每家都不想折损自己的力量,硬使楚家主跑了两天,这才凑齐这些人马。然后,就在今天早上楚家主在东光通往河间乐成的道路上埋伏下来。
“儿郎们好好给我向前攻,凡是杀死一名刘谦军者赏钱千钱杀死一个贱民者赏百钱”
楚家主眼看四千sī兵进展不大,顿时就用金钱鼓舞大家的斗志。
“嗷嗷哇哇”
这些sī兵大多的薪水很低,听到杀死一个贱民就有百钱,他们也不敢去触碰刘谦军这块硬骨头,红着眼就向他那意识中很好对付的贱民杀去。
在金钱攻势下,sī兵们都迸了全所未有的热情,霎时间就将刚刚受到训练的移民给压得向后退去。sī兵们见这些贱民如此不堪一击,气势更甚,纷纷大叫着奋勇冲击移民的大阵,短时间占尽了优势。
“诸位乡亲父老不要慌张只需按照这两天我们训练的阵法操作,区区数千sī兵还吞不下我们万余丁男来大家听我号令,左翼向中间靠拢,右翼缓缓退却中间的tǐng住,一定要tǐng住大家要记清楚,你们的后边就是我们的家人”
为了赶路方便,儒袍被李孚用带子收束起来,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在眼前紧要关头,李孚也顾不得原来的藏拙,立身于一辆牛车之上现场充当了指挥官。
如果不是李孚的姐夫跟随韩馥投效了刘谦,在姐姐一把泪一把泪的劝说等待下,出于自身安危和姐姐着想,不得不跟随姐姐在第二批移民中前行并州。说句心里话,李孚并不看好刘谦,如果说当刘谦雄霸幽冀二州的时候,李孚确实动过投奔刘谦的心思,可是当刘谦自作聪明放弃幽冀二州之后,李孚就当即改变了看法。
李孚祖上也曾经辉煌过,曾经做过九卿这样的大官,可惜他的祖上是穷酸命,只懂教导后代以学问治家,一辈子也不知道敛财家致富,致使李孚也没有沾上祖宗的光。不过祖宗毕竟还是留下一些遗产的,在纸张匮乏抄书不易的年代,祖宗给他们留下了满满两件房子的竹简木简。
读书的资本有了,李孚祖上几代也非常卖力的读书,梦想有一天可以效仿祖先位于朝堂之中。可是非常遗憾,大汉每郡每年只有几个孝廉茂才的名额,由于李家没有光系,数代来居然再也没有做官的。李孚基本上和父亲爷爷差不多,满腹经纶却没有施展的地方,二十来岁还是白丁一个。
读书多了,李孚对天下州郡的情况也有了大概的了解,刘谦大本营南阳郡是天下第一大郡,无论人口面积和土地肥沃情况都是全国之冠,刘谦正是借助南阳郡的雄厚资本才踏上历史舞台的。原来,三辅也算是一块肥肉,能给刘谦带来很大的助力,可是经过匈奴人这番折腾三辅基本上就废了。
凉州和并州不提也罢,说起来是两个州,但是两州总人口加起来也只有南阳郡一郡之地的三分之一强,妄想在这样贫瘠苦寒的地方迹起步,其中的难度就不难想象了。故而这就越加突出冀州对于刘谦的战略意义,但是刘谦却胆小怕事白白的舍弃掉,刘谦如此作为在李孚来看,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不可理喻。
四百六十一章 中计了!
四百六十一章 中计了!
如果刘谦拥有冀州沃土,正好可以用南阳郡和冀州所产调剂凉州和并州,而凉州和并州又能为刘谦出产良马,这样一来刘谦的展就能很快纳入轨道,只需三到五年积累,天下可定。
失去了冀州也就失去了收支的平衡,以南阳郡单单一地反哺凉州和并州,就远远的供应不上了二州所需,这样刘谦的展就会停滞下来。如果刘谦一边展生产一边只守不攻,将重心全部放在继续实力上边,按照李孚估计,刘谦至少需要八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缓过手来和对手作战。
故而,放弃冀州是一个很不明智的做法,从中也能看出刘谦缺乏用展的眼光看问题,只知道一味的好强斗狠,不重视持续展壮大的重要问题。如此看来,刘谦就不是明君了,既不是明君,李孚可不想自讨没趣。
但是,他姐姐一味的苦劝,为此白白放过了有重兵保护的第一批移民,加上李孚也看出袁绍在冀州做的小动作之后,许多世家磨刀霍霍准备找刘谦军亲属为袁绍争面子的打算,这才不得不跟随姐姐前往并州避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