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扶原来是朝廷的一个郎官,几年前投靠了何进,这次由何进委派他前来辅助刘焉。刘谦以前也去过不少次何进的大将军府,也见过这个董扶,见董扶一个劲对着他叩头请他饶命,就随便给了董扶一个绵竹令,这让董扶一下子就对刘谦死心踏地,将很多机密情报说给刘谦。
见刘谦要突袭绵竹,董扶不顾劳苦要亲自给刘谦带路,让刘谦很轻松的来到了绵竹城。到了城下,董扶谎称绵竹关遭到当地豪强偷袭,他这次回来时为了求援云云,就成功诈开了绵竹城。
见如此简单的达成了任务,刘谦看着在一旁露出巴结脸色的董扶,心中对董扶的表现很是满意,因为董扶也算是给他学习中的用人之道上了生动一课。
一万多精锐之师突然杀尽毫无防备的绵竹城,这在古代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在刘谦军连续击破仓促间组织起来的几支刘焉军之后,绵竹城就落入了刘谦的手中。
可是当刘谦军彻底控制绵竹,发现捕获的刘焉人马中没有刘焉后,刘谦才知道,原来刘焉今天下午临时起意要去看一下正在重修的成都,这才逃过了一劫,这也难怪董扶不知道了。
刘焉虽然没有抓住,可是刘焉除了一个留在何进那里做人质的大儿子刘范,以及早早死去的三儿子刘瑁之外,次子刘诞和幼子刘璋都被刘谦捉到了。
至于文臣武将,除了负责在各地镇守的官员以及保护刘焉前去成都的吴懿之外,其余一个不剩的全被刘谦抓获。如此一来,就算是刘焉想要继续抵抗下去,他的根基基本上已经被刘谦废掉,也就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拿下绵竹破坏了刘焉根基之后,刘谦第二天立刻整军前去成都,可是当刘谦到达成都之后,却发现成都已经不见了刘焉军半个影子。后来刘谦才知道,昨晚刘谦攻打绵竹的刘焉溃兵,飞马已经将他带兵突进益州的消息告知了刘焉。
刘焉听说刘谦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下绵竹,一边感叹他运气好临时改变主意逃过一劫,一边立刻带领着吴懿等人连夜逃到了巴郡。
逃命情况下,刘焉也发挥出了飞一般的速度,等刘谦急行军来到成都的时候,刘焉也到达了东郡的江州。
刘焉前来江州有连个原因,其一江州地靠长江,他可以随时利用长江离开益州,让刘谦对他爱莫能助。第二江州是刘焉用心打造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他还梦想利用江州这个走出益州的隘口,顺江而下攻取袁术控制下的荆州。
江州就是后世的重庆,刘焉将江州当做军事要地,确实证明了刘焉有一些军事眼光,不过只有刘焉知道,将江州发展成军事重地的主意出于他比较倚重的谋士——法正。
历史上,法正虽然最后也在刘焉手下效力,可是刘焉却不太重视法正这个嘴上没毛的小家伙。现在历史已经被刘谦这厮改变的面目全非,因为法家之事刘谦和法正结下了仇恨,刘焉得知法正和刘谦的仇怨之后,就改变了主意,重用了法正。
刘焉的眼光不错,至少他能看出何进已经快要完蛋,何进东边的诸侯如果不团结下去,只要给刘谦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天下注定回事刘谦的。所以,不提他上次在雒阳和刘谦结下的仇怨,但以限制他的天子梦能否达成而言,他也必须和刘谦敌对。
法正和刘谦有深仇大恨,而和刘谦也素有冤仇的刘焉自然就相信了法正几分,至少不用担心法正抱着人往高处走的想法,良禽择木而栖而投靠刘谦。
由于刘焉和法正有了共同仇人这个相似点,两人之间不由得就近了三分,也正是如此,刘焉才会和法正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而对法正了解的越多,刘焉就越重视法正这个小伙子。如果不是刘焉必须稳定益州本地派,如果不是法正确实也年轻的过分,贸然让法正居于高位,容易让原先跟随他多年的幕僚离心,刘焉很想让法正做他的军师中郎将。
一个法正就很让刘焉高兴了,不久后法正的朋友孟达也来到了益州,原因居然是为了法正的事情受到了牵连。知道孟达和刘谦不和之后,又见识了孟达处理政务时的轻松以及过人的言谈举止之后,刘焉暗道他又得到了一个大才,心中对于未来有多了几分把握。
也许刘焉是外来人的原因,刘焉虽然为了安抚益州世家豪强,大量选拔了益州本地人为官,但是刘焉时时刻刻防备益州本地人坐大,潜意识中就想选拔外来者,让外来者和本地人力量持平,这样他才能左右逢源下更好控制益州。
也算刘焉时来运转,刘焉当初陪同法正来到江州,开始着手打造军事基地的时日里,刘焉听说大江上有一条好汉十分厉害,经常扬帆顺江而下到江陵一带抢劫,从来没有失手。
这个好汉,据说在江陵抢了几条船的丝绸之后,竟然将整个船队的船帆,全部换成了丝绸。每到这支船队走出大江时,大江上逶迤十数里的丝绸让然看起来煞是壮观,好事者称他们为锦帆贼。
刘焉由于有未来征伐荆州的打算,就有心将锦帆贼首领甘宁纳入麾下,可是又考虑到使用水贼与他声明有碍,就拉不下脸前去拉拢甘宁。
法正看出了刘焉的想法,进言说甘宁虽然是大江上有名的水贼,可是甘宁从来没有在江州动过手,益州百姓对甘宁的感觉不错,收服过来不但不会妨碍刘焉的名声,更是为大军选出了一个远征荆州的将才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