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若不是您,我真的没有想到会是楼缓,有些时候,最容易想到的,因为太过简单,却最容易被忽略啊。”赵括说着,快步跟在田单的身后,田单不理会他,赵括就好像是被狄俯身,滔滔不绝的说起了这些时日里自己的怀疑与审查经过,又询问田单是如何看出不对的,终于,在赵括的询问下,田单恼怒的停下了脚步。
他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赵括。
“叛乱之人都是通过考核的,考核是中尉负责的,您这么聪慧,就不曾派人去调查中尉?当初有人行刺董成子,倒是可以理解,董成子身边并没有门客,可是楼缓,谁都知道楼缓身边有一批精锐的秦国护卫,谁会派遣一个刺客行刺他呢?我因此怀疑上了楼缓,我调查过那位死去的刺客,很多人看到他与长安君饮酒聊天……”
“我问过长安君,他说:这人是来找他,给他献良驹的。”
“我又看了那良驹,但凡这样的良驹进入邯郸,都是要留下记录的,我比较之后,发现这匹良驹的记录是燕国商贾所带进城的,我又派人找到了那个燕国的商贾……”田单简单粗略的说了一番,又说道:“当初跟随楼缓所进入邯郸的那些人,在城门那里是有记录的,因为他们是秦人……我赵来画像让燕国商贾辨认,确认那天来找他买骏马的人,就是楼缓的门客。”
“可是这又让我发现了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楼缓如今的门客,并不是原先跟随他入城的那些宾客,在后来,楼缓说因为遇刺招了些护卫,可是他的护卫人数并没有变法,只是方便让人进出,换了一批人而已,若是没有人仔细去对比,是很难发现的,当初死的那位刺客,也是在死去不久之前,与不少同伴进城的……我调查这些进城的人,发现他们就是如今楼缓的宾客……”
田单讲述了一个并不精彩的故事,赵括却是很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着头。
“好了,就是这么的简单,我并不是为了帮您,我这么做,只是想有一个安稳的晚年……”田单不悦的挥了挥手,这才跳上了马车,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个想要安度晚年的老人,马车迅速离去,赵括只是看着田单离去。韩非皱着眉头,站在不远处,他看起来有些自责。
“当初,我去拜访楼缓,楼缓说让……让我等上片刻,有事情要处理,离开了片刻,随后,他就遭遇了刺杀,看来他就是在离去的这段时间里安排好了对自己的刺杀,故意让我……我看到,我居然被他欺骗了……认定他也是遭受刺杀的对象……故而没有想到可能会是他……”韩非皱着眉头,心情实在是不好。
这位年轻人,心里大概是有一种挫败感。他对自己可是相当的自信,在很多时候,他是唯一敢于赵括争论的学生,可就在今天,楼缓的事情给与了他一个很大的打击,让他从那种自信高傲之中清醒了过来。赵括却觉得,这是好事,任何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笑了笑,对韩非说道:
“下次可不要再这样了。”
韩非郑重的点着头。
当士卒们押着楼缓回到他的院落的时候,遭遇到了楼缓宾客的袭击,双方大战,楼缓的宾客们全部都被诛杀,而当士卒们攻进了院落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楼昌的踪影。
第230章 忌惮之心
赵王还是没有处死楼缓。
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面对背叛自己,又怀着必死的决心来训斥自己的楼缓,赵王下令,将他囚禁在府内,遣散了服侍他的人,又安排了几个家臣来监督他。董成子原先是对楼缓下达了死刑的,赵王直接命令他,改变最后的结果,这让董成子非常的生气,认为赵王的行为是违背了律法的。
赵王便不再让董成子来负责楼缓的判决,改由赵晖来负责,赵晖是个贪财的小人,早就被信陵君所收买,暗地里将赵豹的策划告知信陵君,他在接任董成子之后,经过了深深的思索之后,还是以自己不知律法为理由拒绝执行赵王的吩咐,楼缓得罪的人太多,其中就包括信陵君与马服君,他宁愿触怒赵王,也不想要同时得罪这两人。
赵王自然是很生气的,可是,赵王惊讶的发现,自己在王宫内,居然是找不出可以执行自己命令的人,于是乎,他将这件事交给了郑安平来负责,郑安平欲哭无泪,本来只想要低调混日子的他,再也没有办法继续缩头,他只能按着赵王的吩咐,将楼缓关押在了他原先的府邸内,又安排了武士来看管。
而这样的判决,也是在赵国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国内的贵族,大臣们,都对这个判决结果非常的不满意,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乱来,像这样诬陷国相,还掀起了叛乱的人,居然还能继续活着?
赵括倒是没有对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要结婚。倒不是赵括急着结婚,只是赵母得知内乱结束之后,就开始派人来催促,赵括只好返回了马服乡。
因为对楼缓的判决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赵王只好一一来接见所有来劝谏他的大臣们。
最开始来找他的自然是董成子,当赵王委婉的告诉董成子,自己想要保下楼缓的性命的时候,董成子勃然大怒,他揪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大声的与赵王争执,他最先制定的律法,就包括了像谋反,叛乱这类的大罪的处罚内容,包括处死,罢免其举荐之人等举措,对比秦律,只是少了个大规模的连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