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王不听从平原君的建议,直接让毛遂撤兵,不再听从魏无忌的命令之后,平原君大怒,直接走进王宫里,要求辞掉相位,魏王面对自己这妹夫,却没有允许他辞官,可是也不再见他。魏王的心里也很生气,自从赵胜赶到魏国之后,他是全力的支持赵胜,不惜搭上了自己的所有财富。
可是赵胜给魏国带来了什么呢?
魏国在面对秦国的时候,还是战败了。
自己付出了一切,却没有能得到任何收获,魏王是如此认为的,故而他对平原君的态度也是渐渐变得冷漠,平原君一气之下,也是躲在了府邸内,不再去处理国事。当得知魏王想要吞并卫国的时候,赵胜曾找过魏王,并且告诉他:这件事对魏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请您不要这样行事。
魏王也有些迟疑,此刻,担任御史的段干子告诉魏王:这句话,跟信陵君劝说赵王很相似。
魏王大怒,认为赵胜是因为顾及赵国,才这样来说,不再听他的话,执意要吞卫。
当龙阳君来到了赵胜府邸的时候,赵胜躺在床榻上,艰难的起身。赵胜已经不年轻了,身体也逐渐有些不行了,平阳君的死讯,马服君离开赵国的消息,让赵胜变得忧心忡忡,他跟长安君的关系恶劣,可是跟平阳君的关系却很好,那是从小照顾他的兄长,兄长就这样死去,让平原君无比的痛苦。
而马服君前往秦国的消息,却是让赵胜有些绝望。
他知道马服君的能力,他也知道秦王的能力……秦王得到了马服君,这对六国而言,是最可怕的事情,然而,六国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赵胜却已经明白了,马服君在秦国,绝对能发挥出堪比商鞅的作用,一个商鞅就让秦国压制了六国一百多年,再来一个,六国又该怎么办呢?
龙阳君常常来看望赵胜,他看着赵胜一天比一天要虚弱,心里也是很不舒服。他知道赵胜的能力,在赵胜赶到魏国之后,整顿吏治,鼓励农桑,魏国的国力的确是在不断的上涨,可惜,魏王是个急躁的人,龙阳君大概是魏国最熟悉魏王的人,他知道魏王的长短,魏王的长处就是他能花费所有的心思来做一件事。
而他的短处就是他太过急切,他需要即刻看到成效,否则,他就不能坚持下去。
赵胜虚弱的看着远方,“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了,我……想要回家。”
……
楚国就要可怜的多,楚国先前曾迁都到寿春,又大力的建设寿春,准备在这周围设立防线来抵御秦国,当春申君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忽然听闻马服君投效秦国的消息,这一刻,春申君面色惊恐,即刻,他再次提议,寿春跟秦国还是太近,没有什么可以防守的有利地形,请赶快再迁都吧。
楚王也不迟疑,即刻将都城迁徙到了钜阳(今安徽太和),在这个离秦国足够遥远的地方。从楚王到春申君,每天都是在痛骂赵王,对赵王的仇恨都快要赶上对秦王的愤恨了。
同时,春申君意识到了巨大的危险,急忙开始了在楚国境内的变法:取缔各地的贵族官吏,修建学室,建立跟秦国那样的详细的地方制度,郡县乡亭里,由楚王亲自派遣官吏来担任。可惜,他的变法刚刚准备施行,就遭受到了贵族的极大反对,楚国的贵族还是不少的,并且,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军队的。
好在先前与秦国交战,又平定叛乱,使得楚国境内的贵族势力降到了最低。楚王即刻令景阳来帮助春申君,完成变法,于是乎,那些不同意变法的贵族们,都被景阳所杀死了。春申君得以完成自己的政策,可是,春申君这样的行为,却是让贵族们非常的仇视他,因为楚王还在,他们对春申君的愤怒也只能暂时压在心里。
不过,各种针对春申君的谣言却是在楚国各地传播,说什么楚王的公子是春申君的私生子,春申君想要通过儿子来达成篡位的想法之类。
春申君没有理会这些谣言,楚王也同样没有在意。
只是,有人却很在意。
……
至于韩国……韩王派遣使者前往秦国,想要邀请马服君来韩国担任国相。
可惜如今的韩国是秦国的附属,没有秦王的命令,韩王是不能派使者入秦国的。
故而这位使者被秦国的一个亭长所赶走了。
第274章 《桃山论》
秦王并不能继续留在上党,他也不能让赵括继续留在这里。
于是乎,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秦王终于派来了人,要带着武成君返回咸阳。赵括需要带上自己的家人,弟子,门客,以及那些追随者,赶往咸阳。说起来,赵母是最不愿意离开的。
她抱着康,坐在床榻上,板着脸。赵括站在一旁,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着前往咸阳,唯独母亲,不肯前往,就坐在这里,一声不吭,无论赵括怎么劝说,她也不回话。赵括心里清楚,母亲在赵国生活了一辈子,所认识的人都在那里,所熟悉的也留在了那里,她是不愿意离开赵国的。
“母亲……我不可能再返回赵国……因为我的缘故,赵国有人想要谋害你们,若是我再回去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因为我而成为小人所攻击的目标……就像信陵君,我在赵国的时候,他总是被诬陷,所有人都厌恶他,原先的名声,也受到了打击,常常有人去行刺他,去谋害他,可是如今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