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开始了,秦人在遮挡盾的掩护下,迅速靠近城墙,有弓弩手开始了与楚人的较量,同时,士卒们抱着云梯冲向了墙壁,赵括冷静的站在戎车上,看着面前的攻城战,项燕也在城墙上,不断的指挥军队开始反击……战争刚刚开始,秦人就遭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伤亡不小,可还是有勇士凭着自己的勇气登上了城墙。
而在秦国登上城墙的时候,战局就出现了扭转,可怜的楚人,在这些时日的折磨下,毫无斗志,在看到登上城墙的敌人后,他们惊恐的丢下武器,准备逃离战场,项燕瞪大了双眼,几乎咬碎了牙,他愤怒的处死了几个逃兵,可是这于事无补,被一路追赶的楚国士卒,犹如惊弓之鸟,当秦人狞笑着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就被吓破了胆子。
赵括又刻意放弃了对北面城墙的进攻,留给楚人一条活路,他们当然是不愿意再继续拼杀,士气和军心,被赵括玩出了花,他利用敌人长期紧绷的神经,脆弱的心理,组织了这次的攻坚战,攻打的不只是城池,还有人心。项燕看到自己的军队一触即溃,这让他痛苦万分,他嘶吼着,杀死面前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直到辛梧也登上城墙,两个蛮横的男人开始了对决,在亲兵的掩护下,两人手持长矛,都想要杀掉自己的敌人……辛梧并不是酒囊饭袋,他虽然比较自私,功利心较强,可他的确是靠着军功坐上太守位置的,从基层杀出来的人,从来就不是无能的人……他厮杀了一辈子,他知道如何杀死自己的敌人,他知道怎么躲避敌人的攻击。
而同样的,楚国大将项燕,以勇武闻名,天生神力,每次出击都能将敌人直接刺穿,毫不停留,当两个人对战的时候,就仿佛是技术与力量的比拼,辛梧灵活的躲开项燕的突刺,手中长矛直接刺向项燕的心口,项燕迅速的抓住长矛,直接一把将辛梧朝着自己拽了过来。
辛梧放弃了手中的长矛,弯着身子从地面上捡起另外一根,就朝着项燕丢了出去。
辛梧没有学过剑法,没有学过刺法,他只学过怎么杀人,两人战在一起,可谓是无比的凶险,项燕成功的刺穿了辛梧的大腿,而辛梧的长矛也是划过项燕的脖颈,险些将他格杀,只是,项燕身边的士卒已经不多了,项燕捂着正在渗血的脖颈,看着那些牛羊一样被秦人追杀的士卒们,咬着牙,愤怒的转过身,匆匆逃离。
他可以战死在这里,可是这些士卒不能全部都死在这里。
辛梧坐在城墙上,看着仓皇逃离的项燕,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项燕带着军队从北面逃离了寿春,军队毫无战斗力,他个人勇武仿佛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士卒们慌乱的逃亡,项燕大叫着,组织士卒们朝着南方逃离,同时,他还要组织军队反击,他知道赵括的战车部队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赵括真的将寿春打了下来。
秦军伤亡惨重,可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楚人在占据着兵力和城池优势的情况下,却遭受到了最沉痛的打击,项燕带着溃兵慌忙逃离,而其余士卒们选择投降,士卒们打开了城门,赵括坐在戎车上,平静的驶进了楚国的王都……过去的王都,他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如果楚王没有逃离,或许这一次他就能抓住楚王了。
项燕在秦国士卒的追击下,连续逃亡了数日,晕厥了好几次,溃兵的军队逃到了居巢外,他们刚刚停下来准备休息,迎面出现的军队就将他们吓得忍不住的跳了起来,他们惊惧的看着远处,看到熟悉的楚国军队,这些溃败的士卒忍不住的哭了起来,坐在战车上,脸色苍白的项燕,也是忍不住的落泪。
这是楚国贵族的军队,他们是来支援寿春的,当他们发现面前的溃兵时,他们非常的惊讶。
而知道赵括攻下寿春的事情后,他们的脸也变得煞白。
一路上叫嚣着要生擒赵括的那些将军们,瞬间哑口无言,低着头,闭上了嘴。
第427章 主力与偏师
浩浩荡荡的楚国军队驻扎在居巢之外,楚国士卒的数量极多,他们在这里结营扎寨,就能形成一座城池……士卒们繁忙的准备攻城的器械,有的跟随将军开始操练,因为他们都是从不同地区前来的贵族军队,在服饰武器编制乃至是语言上都有所不同,故而场面显得有些混乱。
只有最中间的营帐处,士卒们严肃的守在这里,这里的氛围就有些寂静了。
项燕坐在上位,精疲力竭的他,耷拉着头,这些时日里与赵括的战争,算是给他上了很宝贵的一课,只是,这一课上的有些晚了,若是自己当初能多坚持一些时日,等到援军,或许就能击败赵括了吧?项燕如此想着,身体上的病痛与精神上的折磨混杂在一起,让项燕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带着十万军队,却被赵括轻易击破,甚至还被夺走了那么多城池,连王城都丢了,项燕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颜面存活下去了,他就是不能跟兄长那样战死,好歹也要像先祖那样自杀。可是当他看到面前这些楚国将军们的时候,他心里那种自杀的欲望就会减弱一些,光是听着他们的话,项燕就已经有些迟疑。
“我们应该避开赵括,绕道进攻陈郡等地,围歼赵括……”一位年轻的楚国将军哆哆嗦嗦的说着,谈及赵括,他们多少都有些害怕,只是没有人敢在别人面前流露出自己的这种情绪,楚人敬重勇士,而勇士是不会害怕的。听着这位将军的言语,居然有不少人拍手叫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