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到一只始皇帝_历史系之狼【完结+番外】(877)

  不远处的赵康差点笑出声来,这人还是有勇气啊,找父亲来谈给兄长修建王宫?

  果然,如赵康所想的那样,赵括非常的生气,他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道:“我当初跟着我的两位门客前往邯郸拜见信陵君,道路上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背着他的父亲,急匆匆的路过,没有向我行礼。我急忙说:戈,停车。我将他们送到了城里,脱下我的外衣来送给他,拿出吃的作为他们的口粮。”

  “在回去的道路上,我看到一位身着锦绣的富商,他催促着自己的雇农为他搬运货物,辱骂他们,鞭打他们,他看到我,急忙露出笑容,用夸张的礼仪来拜见我,我却训斥他为人要和善,不能肆意打骂别人,转过头来离开。”

  “我的门客狄说:您善待贫苦的人,却厌恶富贵的人。”

  “他说的不对,我尊敬值得尊敬的人,能孝顺的对待父母的人可以得到一个乡的人的尊重,能保卫国家杀死来犯敌人的人,可以得到一个县的尊重,而平定战乱,让天下人衣食无忧的人,却可以得到全天下的尊重。一个人是否值得尊重,不是看他吃饭用几个鼎,不是看他的财富,不是看他对你的态度,而是看他的品行。”

  “尊贵的人因为他那高贵的道德而值得尊重。”

  “您如今给我说修建王宫的事情,王宫破旧,的确应该修建,可是为了彰显君王的地位,就要大兴土木,天下还没有太平的时候,就让数十万百姓来到咸阳给君王修建宫殿,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啊!这是彰显君王的地位,还是彰显君王的愚蠢呢?君王之所以能彰显地位,是因为他的国家强大,燕丹这样的人可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嘛?”

  “为了彰显地位而削弱国家的实力,等到秦国变成了燕国那样,您可以带着大王逃到朝鲜来彰显他的地位!”

  赵括的话说的当真一点都不客气,那一刻,前来劝说赵括的大臣急忙站起身来,面色羞红,他用衣袖遮挡着脸,不敢再看赵括的脸,转身逃离了这里。

  后世的中学生又多了一篇全文背诵,而咸阳内的修建新王宫的言论却在那一刻停息,没有人再敢这样说。

  赵括整日都在家里,陪伴着艺,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偶尔会去找吕不韦,两人一同来讨论制度过渡的问题,两人都已经看出,统一已经是不遥远的了,而大一统后,秦国要做的事情就很多了,对民众操练是否要停止,军功的获取途径该是什么,是否要建立一系列的救济制度。

  赵括想要将秦国从斯巴达式的古典军国主义道路拉出来,西汉成为了赵括最好的参照物,西汉同样也是一样的制度和道路,他们同样施行军功制,同样拥有爵位,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西汉初的民间氛围是相当宽松的,任由百姓们自己发展,如此修养了一段时期后,西汉又完成了几项很重要的改革,终于积蓄起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赵括可以参照的东西有很多,后来的几个朝代,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只是,因为时代不同,还是要做出改变的,例如后世的科举制,如今的学室,其实就有点科举的味道,通过律法考试来担任基层官吏,不同的是,秦国的学室仅限基层,你没有办法通过考试来担任县令。

  因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爵位,没有相应的爵位,就是做不了这个官。

  而在秦国境内,认字的人并不多,科举制只怕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可即使如此,在封建时代,科举制算是最先进的官吏选拔制度,赵括很早就曾提出科举制,当战争结束,天下太平,没有办法通过战争来获得一大批官吏的时候,科举制就能用上了。将科举制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结合起来,倒是能实现一些。

  等到战争结束,赵括肯定是要将这个国家转变为正常的国家,而不是保持着军队的样子,要将耕战体系改成战耕分离体系,赵括脑海里的想法很多,吕不韦正好这些年里也是在想着制度过渡,两人有很多的共同话语。吕不韦长期担任国相,比起赵括,他更清楚秦国如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赵括每天到家都比较晚,而艺也总是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回来……扶苏的学业渐渐变得繁重,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他心里充满了无数个困惑,总是希望凑到赵括的面前,赵括则是微笑着解答他的困惑,赵括给他讲了很多很多的小故事,而比起赵括,艺就更加偏爱扶苏了。

  扶苏很喜欢待在赵括这里,不愿意回家。

  燕国平定,灭亡楚国的想法,也在咸阳愈发的盛行。

  坐在赵括的府邸里,启看起来有些憔悴,他是很憔悴,最近这段时间,他常常会跑来拜见赵括,见到赵括之后,他什么也不说,就只是坐着。启从小被丢弃在秦国,没有享受过任何父爱。赵括对他非常的亲近,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艺笑呵呵的拿出饭菜来,放在两人的面前,两人跪坐着,吃了起来。

  “武成侯……赵国灭亡的时候,您心痛嘛?”

  启忽然问道,艺一愣,继续低头吃着饭,赵括却放下了手中的饭菜,他似乎看明白了些什么,他笑了起来,摇着头,说道:“不,我并不难过……”

  “可是从此天下就没有赵人了……”

  “怎么会呢?这就要涉及到一个民族认同和区域文化的问题了……”赵括顿了顿,方才说道:“天下一统,天下都是秦人?不,天下都是华夏人,这个华夏,就是我们的共性,作为楚人的民族不再,取代他的是一个统一民族,华夏民族。楚人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出现,可是楚文化一定会在区域内继续繁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