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容这样的官吏,就是对像喜那样官吏的不尊重!就是对他们的侮辱!”扶苏越说越激动,他猛地站起身来,发誓道:“总有一天,我会改变这一切!若是不能完成,我誓不为人!”听到扶苏洪亮的声音,赵康却没有半点的激动,他耷拉着头,无奈地说道:“你在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学会……”
“不,我学会了如何分辨官吏,知道了该如何对付他们。”
“我绝对不会一个人的才能而容忍他的过错……哪怕是有大父那样才能的人,也绝对不能蔑视律法,不能胡作非为!他们都说现实就是这样,可是我知道,现实不该是这样!”
赵康望着面前的年轻人,看着他澎湃着的热血,无动于衷,只是淡然地说道:“好吧,那你暂时来负责这个县里的事情吧,两个月的时日里,若是县里的事务不能回到原先的模样,我就用囚车将你装起来,送回咸阳去。”
“唯!”
赵康离开了这里,坐在马车上,年轻的曹参咧嘴笑着,说道:“公子是一个仁义正直的人啊。”赵康点着头,“我知道,他待人宽厚,心怀仁义,可是啊……就是太正直刚强,我就是担心太过刚强就容易被折断啊……”曹参是赵康的心腹,因为两个人的性格差不多,同样年轻,同样勇猛,而且都不太喜欢……读书,故而赵康跟他的关系非常的好。
曹参笑着问道:“有您在,谁敢将他折断啊?”
“呵,他比我小那么多,我也不能一直都护着他啊。”
“无碍,若是哪天您不在了,我可以替您护着。”
“你这是巴不得我早点死??而且就你这人,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还想护着太子?劳烦你先去读几本书吧。”
“唉……想当初,我也是曾想过要好好读书,当时县里有个远近闻名的天才,三四岁就已经认字了,我的父亲每天都将他拿出来跟我比,我就这样开始厌恶读书了……反正读不过别人,读了有什么用呢?迟早有一天,我要让家里人,光会读书是没用的,我就不信他的成就能比我高!”
“将来见面了,我一定要好好的羞辱他一顿!”
“他叫什么名字?”
“嗯?”
“就那个天才,不会是叫张苍吧?”
“不,叫萧何。”
“那我就不认识了,放心吧,我们这有机会就跟蛮子交战,积累战功,你将来的成就肯定在他之上。”
第471章 二圣
始皇帝二年,末。
新制度已经完全公布,各地都开始更改爵位,以前的爵位不会再被赏赐下来,可是原先有爵位的人也都保留了自己的爵位,并没有被废除。赵括的改革,直接改变了秦国的国本,秦国的百姓不能再参与战争,无法再从战场里得到爵位,嗯,或者说,他们必须要先成为常备军队,才能获得军事爵位。
而如今,他们想要获得爵位,就只能通过其他办法,要么搞农桑,要么去当匠人,要么就是去求学当官之类的,赵括将职业的限制给打破了,在从前的秦国,籍贯上有一列是表明这一家属于什么户籍,例如你户籍是匠户,那你就安心的去做匠活,如果你敢去经商或者耕作,就要遭受惩罚,不同职业是不能互串的。
赵括觉得这个不利于发展,从前的秦国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为了各司其职,为了让秦国能变成一个整体来发展,可是如今天下太平,没有战争,赵括就想着要更多的为百姓所考虑,百姓们耕作之余去做点小买卖,去做几个农具,或者将家里的丝拿去卖,这有什么问题吗?
反正赵括是觉得没啥大问题,就让百姓们自己慢慢发展吧,不要剥夺他们的生计,只要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就可以了。
而接下来,当然就是对律法的整顿,赵括下决心,要废除那些只适合在战时的律法,而谈及律法,自然是无法避免韩非,如今的韩非贵为右丞相,在百官之中,地位只比李斯要低,嗯,如果不算赵括这个九卿……应当是这样的。赵括跟韩非坐在院落内,赵括再一次说起了律法修订的事情。
韩非沉默了许久,韩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
从原先的历史线上来说,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人,首先,他是一个坚定的法家学派的拥护者,他坚信只有以严肃的律法才能治理好国家,历史的经验告诉赵括,韩非的坚持是正确的,法律的确是一个国家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只是鼓励,而律法是必须要被执行的。
可是,韩非的思想里却又有一些申不害的学说,申不害也算是法家的人物,而且,这个人对韩人的影响的确是很大,这让韩非变得好君王权术。怎么说呢,韩非既希望一切都在律法之下被执行,却又希望君王能警惕身边的人,不要相信他们,必要时候甚至可以越过律法来处死这些大臣。
这有些矛盾,因为君王这样的行为就是在践踏律法,律法服务与君王,还是君王服务与律法呢?
第二个矛盾点来自韩非对平民百姓的态度,韩非坚决的认为不能对百姓太好,不能惯着他们,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不能让他们自己来思索,要牢牢的绑住他们,要让他们完全服从……可是,韩非却又认为应该施行很低的税收,减少徭役,不要让百姓疲惫,要让他们吃饱喝足穿好。
这也很矛盾,是为了让百姓过的更好而制定制度,还是为了制度的执行而让百姓过的更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