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适应深山里的作战,三位将军所操练的大概八千多人,这些人完全够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当地的熟悉上,赵康决定让几个越人来担任向导,投靠秦国的越人并非是没有,只是规模太少,这些人担任向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就是各处的据点,能够随时提供各项物资。
“你们的任务并非是抓住他们,是牵扯他们,让他们无法再进行袭击……我会尽快再各地设立据点,那里会是你们的补给点……同时,我会派人来守住群山的各个要道,另外,王贲将军快要赶来了……”赵康是想要将这些围困在西越山林之中,通过自己的山地军队来牵扯,再通过强大的后勤来建设大小据点,不断压迫敌人的生存空间,最终将他们消灭在这处深山之中。
赵康在设立了作战方案之后,北军将士迅速动员,开始行动,赵佗最先带着那些山地作战军队,走进了深山之中,而赵括麾下的其余北军,则是开始在各地设立据点,占领要道,开始围困这山内的越人军队。同时,王贲从北方前来,同样的,他也是在把守各个要道,同时,后方的民夫开始朝着这里源源不断的赶来。
一场针对西越人的战事就此开始。
第498章 永别了,最后一位国相
西南的战事从此变成了一场围剿战,可是秦国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秦国本身就非常的富裕,光是从齐国和后胜那里收缴的财富完全能撑得起三场这样的战争,毫不费力,何况秦国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新政来不断的增加国力,一个崭新的帝国,实力尚且在巅峰时期,并不是几次战争就能动摇根本的。
秦国,或者说大秦帝国,在经历了数代人的奋斗之后,来到了一个最巅峰的时期,无论是从户籍疆域,还是从粮产武备等方面来说,如今的大秦都是一个巅峰,站在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顶端。关于这一点,秦国的大臣官吏们都是知道的,也正是因此如此,大秦的官吏都显得有些自大骄横。
毕竟三皇五帝时华夏大地都不曾出现过如此强大的政权,这是华夏第一次出现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帝国,而赵括的到来,则是让这个帝国比起原先更是强大了无数倍。赵括在这些年里,一直都在思索,自己的到来究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赵括一直都觉得自己所做的不够,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故而到如今,他还是想要再做些什么,多做点什么。
这些年来,赵括的所作所为,最终造就了这个远超原本模样的蛮横大秦,赵括的行为,就好像是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帝国给糅合到了一起。严谨而残暴的大秦加上宽松而理智的大汉,两个帝国强行被赵括融和在一起,地方的制度上,既有汉朝的孝悌制,又有那些板着脸的秦吏,既存在汉朝北军这样的常备武装,又没有丢失戍边军队。
内政与军事同样强大,对内包容性极高的一个庞大帝国,正渐渐成型,赵括并不觉得这跟自己有太多的关系,毕竟自己就是个耕作在咸阳之外的老农而已。
西南的战事,只是大秦百姓茶余饭后,不对,如今还没有可以喝的茶,应该是在饭后的谈资而已,即使这次战争动用了楚地数十万的百姓,可这也算不了什么,因为赵括的存在,李斯即使有意让这些楚人在西南服上个几年的徭役,也没有办法完成,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么做,赵括就一定会抡起拐杖来敲自己的头。
故而,秦国这次的徭役,是分批次的,是不能耽误农桑的,以及有偿的,没错,秦国给这些参与徭役的百姓提供饭菜,以及一些额外的补贴,这样下来,楚地百姓对徭役都没有那么大的抵触了,当初楚王动用徭役的时候,可都是无偿的。虽然这样分批次的行为会让李斯变得更加忙碌,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庙堂里没有人敢招惹赵括,他们在制定西南战略的时候,张苍曾提议,可以通过污染水源的方式来消灭西南的敌人,结果险些被赵括打死……且不说这样会不会影响到周围的楚地百姓,就是西南的那些百姓,也不能被这样对待啊……那里不只是有敌人,还有跟多无辜的百姓。
韩非曾多次听到张苍抱怨赵括太过迂腐,他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制止,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与众不同的迂腐,他才会是所有人都敬爱的马服君吧。
如今的赵括,一方面忙着西域的事情,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这大学的事情,赵括心里的教育三步走战略,一直都在被执行,负责启蒙的小学,负责培养官吏的中学,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的大学。小学算是基本定下了,在咸阳的第一小学,已经培养出了很多的少年,这些少年都接受过一些基本的教导。
他们完成了学业之后,身上的改变是巨大的……从各个方面来说,他们都成为了基层的核心力量,他们认识文字,知道律法,知道数学,他们就像是庙堂与地方的联系者,打破地方上可能出现的垄断势力。而官吏们做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些接受过启蒙教育的人也不会放过他,通过律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赵括的中学,用处就更大了,虽说到现在为止,中学也只是培养出了第一批的毕业生,可是这些毕业生却前往各地担任官吏,可以说,中学在以后会源源不断的给秦国提供新鲜血液,让官吏机器运转起来。而大学,则是刚刚修建了建筑。在李斯的监督下,这座学府可谓是相当的豪华,近乎于一座全新的城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秦汉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