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曹植,才没有男女之见,对她委以重任,给她机会一展所长。也算是完了蔡琰多年以来的心愿,故而才有此一说。接下来,曹植又跟蔡琰商量了一些细节,并用纸记低之后,才离开。
虽然这事已经交由蔡琰牵头负责,但后续的事还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纸的问题,编撰巨著,自然需要用到大量的纸。由于之前一直都不需要大量用纸,曹植只是随便在寿春附近弄了个小的造纸作坊,提供太守府用度。现在看来,是必须要扩建了。
除此之外,曹植还意识到一个问题,便是这些巨著的保存。历史上,自《皇览》问世之后,不少朝代都有编撰类书。然而这些类书,大都是在该朝灭亡的时候,便散失。唐代如此、宋代如此、明代亦一样。
最后,也只有清代的《四库全书》保存了下来。然而《四库全书》毕竟走出自满族之手,其中不少汉人文化的精华,都已经被删去,湮灭于历史。故此,编著类书虽然辛苦,然并非不可完成之事,真正困难的还是保存问题。
类书规模大,字数多,即便编撰一本,都好耗数十年之功。而其中所耗的钱财,更是不可以道理计。编撰之余,若要翻毕,也不容易。就如明代的《永乐大典》,当时造纸、印刷之术早已成熟,然而最后还是大量散失于战火中。
故此,在保存问题上,曹植还真必须下功夫去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正文 第四百六十章 被劫了
就在曹植于寿春忙于组织编撰类书的事的时候,其早前所弄出的品牌效应,在各地开始有成果显现了。
由于上至天子,下至各地名士,都穿淮南织品,这使得淮南织品声名大噪。坊间更有传闻,要看那人是不是响当当的名士,只需看他所穿是否淮南织品便知。及至后来,在普通百姓眼中,竟然将名士与淮南织品等同起来。
至于要辨别是否淮南织品,也很简单。曹植在淮南官营作坊的织品上,都打上了一个标记,以示记认。当然,也有狡猾的商人假冒这标记。只不过,淮南官营作坊的织品的质量天下第一,这是怎么冒也冒不出来的。做标记,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而已,真要鉴定,只需摸一摸,比较一下,便一清二楚。
故此,那些假冒的商品很快便被人识破,如若有名士穿上假冒的,那更会被大削面子。以至于假冒商品很快就没有了市场,最终被淘汰掉。
假冒商品只能算是小风波,其出现更是间接证明了淮南官营作坊织品的受欢迎。而曹植所定下的品级,也广为人所知。现在中原方面还好,除了特等之外,其余品级的织品都有,然而价格高昂,往往只需要一出现,便很快被抢购。
但这已经算好的了,像荆州和江东,更是有价无市。
然而在八月末,襄阳城内却是流出了一则消息,不久之后将会有一批淮南官营作坊织品运来出售。
这消息,让淮南所有世家都大为激动,纷纷调集重金开始竞购。不过还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虚假消息,并没有理会。
但是很快,消息便得到证实,五日后织品变回运到,由九江太守府的人负责直接出售。而荆州世家也得到消息,由于织品数量不多,所以不会直接出售,而是采用公开竞价的模式。如此一来,便是价高者得。不过世家们都不太在意价钱,公开竞价他们就更高兴了,那是因为全城都知道是他们购到,这样更有面子。
襄阳城驿馆,刘备听着简雍的禀报,脸带疑惑之色望着旁边的徐庶道:“先生以为此事如何?”
徐庶沉着脸,想了许久之后忽然大叹道:“好一个曹子建,如此狠计竟然都能想出,这次恐怕荆州世家要损失惨重了。”
刘备闻言,皱着眉头道:“先生此话何解?”
徐庶淡淡一笑道:“主公以为,若公开竞价,到时形势将会如何?”
“形势将会如何?”听着徐庶所言,刘备立即从脑海中模拟公开竞价的情景。刘备才智虽然不是顶尖,但精通人情世故,知道那些世家极为好面子。如若出言竞价,肯定会有一轮龙争虎斗,争得个头破血流。这就算是以蔡家之势大,也难以杜绝没有竞争对手。毕竟蔡家虽然权力很重,但世家所看重的并不仅仅是权力,还有声望、底蕴等等。这上面,荆州能与蔡家相提并论的世家还有不少。
如此一来,公开竞价在各世家好面子的相斗之下,织品的价格必然会被不住推高。最终受益的,只会是曹植
想到这里,刘备终于明白过来,眼中闪过一抹惊骇,喃喃道:“曹子建果然厉害!如此一来,他就是最大的获益者。”
徐庶闻言,轻轻摇头道:“非止如此,世家争抢,更会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此计更是一招离间计!”
刘备听着,脸色一沉,凝声道:“先生所言有理!”顿了一顿,刘备却是问道:“先生,那我们何时展开行动?”
徐庶答道:“等曹子建的人离开襄阳之后。如此,可以给那些世家一个警醒,又防止荆州之财流到淮南,更可以帮主公立下大功。”
刘备听着,重重地点头道:“善!”
事情的发展就如刘备二人所料一般,当织品进行公开竞价购买的时候,襄阳城内的荆州大族通通争抢。这等购买衣料的小事,自然不会劳顿蔡瑁、蒯良这等级别的人来了。最多也就是世家中的管事,以他们的智慧,又岂能识破此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