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庶所提这第一个责法,主要考虑的就是节省成本。
曹植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微笑地继续问道:“先生所言第二个选址是?”徐庶闻言,手往东南方向一指道:“这附近,除却鸡鸣山之外,唯一的高地便在那里。而在那里建新城,亦是唯一的选择。不过新城建好之后,旧城作用不大,基本可以废弃。”
曹植听到,只是点头。徐庶这第二个方案,可说是长久之策。东南方的高地,毫无疑问是建城的最佳地点。然而一旦在这里建城,就必须做好规划小。因为以后的合肥城,不可能再有太大的变迁,而只能在此基础上扩建。
与在鸡鸣山麓建城,与旧城互为犄角不同。若在东南高地建城,则必须考虑到千秋万代的问题,敲定百年乃至千年以上的发展基调,预留扩展空间。如此一来,城池也不能那么小气,投入上面肯定要比在鸡鸣山麓建城多数倍。再者,这样建城huā的时间肯定也更多。
如此一来,两个方案的比较也出来了。一个huā的时间和钱财少,但并不是一劳永逸。而另外一边,需要huā之前一个方案数倍的时间和钱财,但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曹植没有考虑太久,他不是那些huā钱只解决临时同题的人。很快就说道:“1在东南高地上建城吧!”
刘晔等人对此,都没感到太大的意外。他们跟曹植已经合作了不短时间,知道他的性格是不喜欢留下尾巴的倒是徐庶,对曹植选了第二个方案感到有此诧异。毕竟现在淮南还处于起步阶段huā这么多人力物力建一座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淮南的发展。但徐庶生性谨慎,对于曹植的选择虽然感到惊讶,但并没有多言。
选址既定曹植便对众人招手道:“事不宜迟,且到县衙中,我们立即商讨新城规划!”
“诺!”
曹植的干脆再次让徐庶感到他的不同,一般的官员,做完选址这事,肯定都会先去歇歇,吃吃喝喝办个宴会什么的。再磨个三五七天,然后再商议。这种官员的嘴脸,徐庶看多了,故而对曹植的干脆」
有点惊讶之外,还暗暗点头。
赶到县衙合肥县令迎了出来。不过他没有准备什么酒宴,反而拱手道:“刺史大人,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刺史大人随时可以使用。”
曹植满意地点头道:“汝是合肥县令,且进来一起商议。”
“诺!”
见到这一幕,徐庶再次暗暗点头。所谓上行下效,正因为曹植做事干脆,下面的官员知道他的脾性,也不会弄些虚的。这也证明了,曹植并不是在自己面前做样子,而是他平日习惯就是如此。
到县衙的大厅中分宾坐下之后,曹植便当先走到挂在旁边的合肥地图前说道:“如今本刺史准备在旧城东南方高地上建一座新城,诸位当知道合肥附近高地不多而此处极为宽广,可谓建城的唯一合适地点。这次建城,不可草率,必须要考虑以后如何扩建、发展的问题。”
众人听得,齐齐拱手应道:“诺!”
曹植点了点头目光落到那合肥县令身上道:“汝是合肥县令,此处汝最为熟悉,且先”
在座的都是显赫一方的名士这合肥县令听到之后,心中也是有些紧张。拱了拱手之后说道:“如此下官就献丑了。我合肥东南之高地占地颇大,在那里建城,当依施水而建,如此方可起到防御之作用。”
听到这话,曹植轻轻点又。这个合肥县令也算不错了,起码他已经看出了施水的重要性,对其多加范围。不过曹植需要的,不止这些。
目光已经落到韩浩身上闻到:“元嗣先生以为如何?”
韩浩微微一笑,说道:“建城之事,子扬比吾更加熟悉。不过吾以为,四公子或可借此机会,修建水利,以灌溉农田,如此可开发出更多的良田来。”
韩浩最善农辜,听完他的话,曹植点头道:“元嗣先生所言有理,此事可容后再商议。”
韩浩说完之后,曹植目光却是落到司马孚身上。司马孚见得凝声道:“水运与商业息息相关,合肥之侧就是施水,或可将施水引入合肥新城内,如此可起到让商业更加兴旺。”
那边刘晔边听,已经将几人的意见记下,最后想了想却是说道:“四公子,若引施水入城,倒是能起到方便建城之效。”
曹植轻轻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叔达提到引施水进城,本公子却是觉得此举太过小气,或许可以做得更大一些!”
众人听得,都lù出疑huò之色道:“做得更大一些?”这次,就连刘晔和徐庶都不例外。
曹植自信一笑说道:“方才元直先生有言,新城当建在南岸的高地上。但如此一来,北面的施水便限制了城池的发展。如若让城池贯通南北两岸,与城墙齐平处设水闹、水门。这么一来,即便千艘战船,只怕亦难破我合肥坚城!”说完之后,曹植身上涌起无限自信,眼中精光吞吐。
“嘶…………”听到这话,在座所有人同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新建一座城池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还准备将城墙建成横跨施水两岸,就更让人吃惊了。将南北两岸同时利用到,那么合肥的发展潜力将变得无限大,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将城池往四面延伸,而几乎没有限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