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眉头当即皱起,喃喃自语道:“不是突围,那陶老儿是怎么进城的?现在整个下邳已经被我军四面合围。”
曹营众人同时沉思,这时坐在曹操身边的曹植心念一动,眼珠子一转,装作自言自语道:“不是突围进来,莫非是飞天遁地不成?”
“嗯?飞天遁地!”曹操听到曹植之言,心中一动,不止是他,下面郭嘉三人也猛然抬起头来。
曹操与郭嘉对视了一眼,见到郭嘉肯定地点了点头,才击掌道:“这陶老儿定是从预先挖好的地道进城的!该死!怪不得他如此笃定地不随糜芳突围进城,而留在郑康成那里养病,原来早有此着,狡猾的老狐狸!”说到这里,曹操又皱眉道:“虽然有地道,但这地道的入口修筑在何处……”
未等曹操说完,郭嘉却是神色肯定地说道:“就在典将军在康成公住处所见到的那个密室!”说到这里,郭嘉眼中神光湛湛地说道:“若是嘉所料不差,陶谦定是听到典将军的人在康成公所住的地方搜寻,才从密室内逃进地道。而典将军搜到密室的时候,他已经从地道遁去。一般人也想不到,密室之内还有逃生之通道,好一个陶恭祖,心思竟然如此慎密,如若不是年纪老迈,绝对是主公劲敌!”
听到郭嘉之言,夏侯渊却是眼前一亮,拱手道:“将军,既然奉孝猜出通往城内地道的入口所在,我等可从那里攻进城内啊!”
“不可能!”夏侯渊此言一出,就听到刘晔果断的回答。见到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刘晔说道:“晔在淮南时就听过,广陵陈汉瑜智谋绝顶,手段老辣。陶恭祖已然入城,以其一贯手段,定会将地道弄塌,而不会留机会给我军。”
一边的于禁点头道:“主公,子扬先生所言不无道理。方才我等回来的时候,确实听到山中传来一声巨响。只不过当时我等回来甚急,没有太过在意罢了。”
于禁之言让曹植记起了方才回来的时候确实无端传来一声巨响,不过正如于禁所言,他们归心似箭,谁也没有在意罢了。
曹操轻点了一下头,说道:“子扬所言有理,地道应该已经被陶老儿所毁。”顿了一顿,曹操回头凝视荀攸,沉声问道:“公达,如今有陶老儿坐镇下邳,陈汉瑜又已经为其肃清一切,重整好旗鼓。汝可有取下邳之良策?”
荀攸以手指轻敲案桌,沉思了好一阵才苦笑道:“自古攻城之法,不外乎水攻、地道、强攻以及用谋。今年天气干燥,附近河流水量不丰,难以行水计。地道之法耗时太久,况且陶恭祖刚才从地道入城,恐怕难以奏效,至于强攻,恐怕主公亦心中有数。而用谋,以陶恭祖和陈汉瑜之谨慎,下邳亦上下一心,未必就会中计,而取彭城我军依仗天时,也无法故技重施。”
荀攸越说,曹操眉头皱得越紧,最后忍不住问道:“那以公达所言,我军岂不是难以攻破下邳?”
荀攸苦笑着点了点头道:“主公所言甚是,最起码攸以为下邳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攻破,要破此城,必须进行长时间的攻坚战。”
见到曹操苦恼地以手敲案桌,荀攸大着胆子禀报道:“主公,陶恭祖又派人往青州请援军,我军时间并不多。攸以为,主公不应再将时间浪费在下邳,而应该转行上策,北取东海郡!”
此时此刻,荀攸再次提出他在彭城时所推荐的上策。这一次,曹操听到之后头颅猛然抬起,双目之中闪过一道亮光。
[..]
第一卷 徐州风云 第六十二章 还是要行上策
听到荀攸再次提起在彭城时所献的上策,曹操mō着下巴皱眉道:“陶谦那老匹夫派人去青州请援兵,这援兵要来救下邳,必然要经过东海郡。我军北上取东海郡,会不会与这些援兵遇上了……”
陶谦北上请援兵,除了公孙瓒之外就别无他人了。公孙瓒虽然在界桥一战败于袁绍,白马义从也损失惨重,与袁绍的斗争落于下风。然而公孙瓒的弱势毕竟是相比较于袁绍而言,对于曹操来说,对公孙瓒的实力还是十分忌惮的。特别是公孙瓒手下残余的那些白马义从,没有骑兵的曹操与其对上,会吃很大的亏。因此,曹操对于陶谦请来的援兵,还是有所顾忌的。
荀攸身为曹操谋士,自然已经猜出曹操的顾虑,只见他微微一笑道:“主公不必顾虑太多,东海郡地方不小,我军未必就与援兵对上。若是主公还担心,那就让大军先绕回彭城国,而后从彭城国去攻郯城而不直接从下邳而去。这样一来,更可以打郯城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攻陷郯城,东海郡的西面则可为我军所掌控,再有彭城国已为我军夺下,这些地方便可与兖州连成一片。”
曹操听得,连连点头道:“有理!那下邳这里……”
荀攸拈髯笑道:“下邳军民上下一心,对其围而不攻即可!”
曹操眉头当即皱起道:“如此一来,我军粮草恐怕拖不起如此大战,况且还有援兵……”
荀攸似笑非笑地说道:“主公一直所顾虑者,应该就是援兵。但攸以为,这援兵既是我军的挑战,也是我军之机遇!主公试想一下,如若我军在下邳城下将援兵击败,如此对下邳的士气影响可想而知,若再在此时传出郯城被我军攻破之消息,下邳上下人心必散,到时就是我军破城之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