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首长的指示,那肯定是要执行的。
当下他站起身,斟酌了一下语言,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快速反应部队,是设计于低强度冲突中能在极短时间范围内作出武力干涉的战斗部队。它的核心特点就是一个‘快’字。”
“目前世界军事强国中,任何一支快反部队,几乎都能做到‘快速部署、快速支援、快速突袭、快速制敌’等高难度的作战内容。”
“正如《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写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惊如火,不动如山’,无论是训练还是执行任务,决反部队都具有势不可当的气势。”
稍微顿了顿,苏七月继续说道:“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这个概念在老美、北方邻国等国并不新鲜。但是在我军,提出这样的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建设,还是首次。”
“在我看来,我们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除了追求‘快’以外,还要有一些自己的特色……”
第1073章 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
会议室里,听了苏七月的一番讲述,第一排的几位大佬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都有自己的判断。
李振祥、高爱国二人看向苏七月的目光尤其温和。
苏七月注意到了几位老首长的目光,虽有疑惑,一时间却也难得其要领。
趁着苏七月暂时停顿的空隙,杜仲平微笑着向他指示道:“七月,你不用管我们的反应,继续讲述你对‘数字化快速反应’的理解和看法。”
首长有了指示,苏七月当然要照办。
他微微颔首,继续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就我个人的观点,军中决定下大力气建设‘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时机是非常合适的。”
苏七月平静地表示道,“经过这几年我们军中技术部门的努力,如今我们武器、装备,数字化作战、电子作战的水平,已经逐渐接近了全球先进水平。即便仍有一些差距,也已经在可追赶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我们集合全军最先进的技术,来建设这样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苏七月说到这里,杜仲平忍不住唔了一声。
显然,他之前并没有想到建设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竟然还有其他好处。
其余领导也和杜总长一样,都是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苏七月。
苏七月没有吊人胃口,很快将自己认为的“好处”讲了出来。
“首先,我们通过对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可以验证军中最新的一些武器装备,让它们获得实战检验的机会;”
“其次,我们在建设这支新式部队的同时,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技术桎梏。将这些桎梏、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的技术部门,反过来不也是对技术革新的一个促进吗?”
听着苏七月的侃侃而谈,第一排的大佬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面上有光。
是啊,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一支全新模式的部队建设,肯定会在成长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部队领导在指挥、训练上要下大力气抓之外,技术的革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苏七月推测的这个情况,毫无疑问是成立的。
“最后,‘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还可能会涉及到多兵种,甚至多军种之间的配合,这同样对我军未来的部署,是有借鉴意义的。”
听到这里,杜仲平脸上的喜悦之色已经有些掩饰不住。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这次的座谈会上,并不会有讨论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首任军事主官的议题。
原因很简单,全军这第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军事主官,他和几大军区的领导早就议定了,就是苏七月。
接下来的这场跨军区演习,也将是苏七月率领一支临时组建的“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来应对其他联合部队的挑战。
这次的会上,唯一要商量的,就是苏七月和他的“临时部队”的对手——联合部队的构成。
这个事儿,早在一周之前,杜仲平就和几大军区的领导们开会定下来了。
之所以一直没有公布,只是想最后听一听各方面的意见。
看看大家对全军这第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还有哪些高见。
对于大佬们议定的这些事儿,苏七月自然是不清楚的。
被杜总长提醒之后,他继续就“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我认为整体建设上,除了‘快’之外,更要强调的是一个‘灵’字。”
苏七月淡淡说道,“这个所谓的‘灵’不单单指作战部队的灵活,还有编制上的灵活、使用上的灵活,以及指挥上的灵活。”
“根据这个‘灵’的要求,我们的快速反应部队编制方面,可以遵循三少三多的特点:即非战斗人员少,作战人员多;重装备相对少,高技术轻装备多;地面运输工具相对少,空中部队数量相对较多这三条。”
“尤其在部队合成程度上,更要强凋灵活实用。如此一来,这支部队不仅可以发挥快速反应部队整体作战的威力,而且十分适合应付性质不同的突发事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 热血 系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