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唐制本就军政分离,不过从唐末藩镇时代开始,到现今诸国,州县兵由地方官统帅成了常例。
陆宁自也不是为了军政分离而军政分离,更不是搞宋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各州将军、各军指挥使,便是和自己属下将领军卒在一起,整日训练。
如此,才会令军队发挥最大战斗力。
对自己任命的各军指挥使,陆宁还是有绝对信心的,至少自己只要还活着,除非出现极为意想不到的局面,不然各军指挥使,想来也没背叛自己的。
其实军指挥使定期互调,便可以解决拥兵自重的问题,当然,那是后期的事情了。
当然,为了保持军卒精神层面的斗志,仅仅靠神话自己自然不够,忠君爱国的思想是必须要洗脑灌输的,包括齐鲁地孩童,学馆教育,德育方面,忠君爱国思想也是重中之重。
忆苦思甜之类的教育,都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凝聚人心的妙手。
前提是令齐鲁地占据绝对人口的平民、贫民阶层,生活越来越好。
地方军制方面,各州将军中,比较重要的州将军,如登州、青州,自然是自己亲自任命,其余州将军,光政院遴选。
同时,各军、各州都设监督使,就一个差事,监督军饷发放之事。
且监督使固定任期一年,免得时间长了和军指挥使、州将军沆瀣一气,而且,也令监督使和监军截然不同,对军务,没有半点话语权。
各军指挥使和州将军定期互相调动,陆宁只是构想,当然不会现在实行。
这些大框架,当然会随着时间调整,毕竟,任何事物都会变化,要因时而宜。
现今听雷蛮禀告,登州军,王伯安以前几乎是吃一半空餉,陆宁摇摇头,当然,以前的事情,和自己无关,也不是贪墨自己的银钱。
“嗯,你便专心募兵一事吧。”陆宁摆摆手,各州兵,名额从一千到一千五不等,虽然是地方兵,也贵精不贵多。
当然,如果是太平时日,兵员还可以再削,但创国之初,自然省什么,也不能省军费。
“殿下,高丽使朴大有来谢恩!”有侍卫跑上瓮城禀告。
陆宁笑着摆摆手。“谢恩不必了,告诉他,且回高丽国吧,过几年再来,必是不一样的天地。”
那平州朴家是来试探中原皇帝,希望得到扶持而自立的。
中原通常不介入这些番邦之事,至于自己,现今就是有心,也无力。
“是!”侍卫起身,跑下去传话。
第二十章 百贯马
陆宁本想在登州见阿拉丁后就回转兖州,却不想,领着大批工匠到来的阿拉丁,神秘兮兮的奏报,听杭州港的大食老乡说,吴越和契丹要进行大宗交易,涉及到两千匹良驹,吴越之地,正广征货物,准备从杭州出海,北上来契丹之苏州和契丹人以货易货。
阿拉丁知道这个秘密情报齐王肯定感兴趣。
果不其然,就见齐王听闻,立时便坐了下来,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阿拉丁现今已经举家搬迁来了东海,而且和东海很多属官一样,除了妻妾外的家眷,准备都迁来兖州。
习惯了在东海的生活,阿拉丁虽然身负巨债,反而比以前担着九死一生的风险进行海贸惬意的多,而且,他隐隐觉得,跟随齐王,自己家族未来的复兴,未必仅仅是在白日做梦。
两千匹良驹。
陆宁心里痒痒啊。
自己部曲,现今最缺的就是战马,尤其是优良的战马。
周国战马并不少,但都在禁军及河北镇兵中,齐鲁之地,骑兵不多,全境加起来三四千匹称得上战马的马匹,但其中,很少良驹,毕竟战马和战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吴越,也属于临时抱佛脚了,见情势危急才想起来,要倾举国之力购买上好战马。
燕王李弘翼虽然初战不利,没有摧枯拉朽般攻城略地,而且,还陷入苦战中,现今不得不采取围城策略,集结重兵围困苏州,且吃过几次苦头后,开始围而不攻的战略,重点歼灭吴越的援军,有些围点打援的意思。
时日长了,没有北国掣肘,南唐攻灭吴越只是时间的问题。
吴越现在才想起来买马,谈不上亡羊补牢,只是垂死挣扎。
契丹,和南唐、吴越都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吴越买马,自也不会不卖。
“都是良驹?”陆宁放下茶杯,问。
“都是百贯马!”阿拉丁加重语气,百贯马,良驹中也是最上品了。
“好。”陆宁站起身,踱着步,转头问:“多长时间可以筹募二十万贯的货物?要抢在吴越之前。”
百贯马,两千匹,就是二十万贯。
阿拉丁摇摇头:“怕是不够时间,以殿下的信誉,我们大食商人,已经采集够货物准备离开的,也有满载香料等货物刚刚到达东海的,都必然愿意将货船借给殿下,三天之内,便可以筹集七八万贯的货物,但二十万贯,就要耗费时日等待了。”
陆宁微微颔首,“七八万贯就七八万贯吧!那看来只有我亲去旅顺走一趟了,你立即去办,我也要千里加急,调我的亲军来,五日后,便从这登州出发。”
阿拉丁一呆,齐王殿下,莫不是又要打什么空手套白狼的主意了?
心里打个寒噤,但自不敢多问,躬身道:“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录事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