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千秋殿听自己说后,微微一怔,但沉默不语。
陆宁继续道:“所谓安全保证,就是说,令朴氏和你王氏签订和约,王氏领南韩之土,朴氏得北韩之地,两国皆为我大齐属国,从此为兄弟之邦,不得再动干戈,谁若起衅,我大齐必惩戒之!”顿了下,“如此休战,韩地百姓不再受刀兵之苦,岂不是好?”
看了千秋殿一眼,又道:“总之,你写封信,将我的意思告知你父,告诉他,若不答应,我大齐便介入这场战事。”
千秋殿咬着红唇,缓缓颔首。
“好,你就去吧。”陆宁摆摆手。
高丽贵族,书写都用中原文字,倒是不用担心她做什么手脚。
看着千秋殿和绿珠背影,陆宁转头对胡都古一笑,“一会儿,坐小船上岸转转,你去叫细君也来,总闷在船里,怕会抑郁。”
胡都古用力点头,说:“我就去告诉娘娘。”
陆宁点头,看着这个傻大个喜滋滋离开,心下一笑,也就她,头脑简单,整天倒是快快乐乐的,没太多烦恼。
又琢磨,将三韩地重新人为割裂,用来互相制衡,也不知成不成,只能走着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议条件
开城虽然比不了中原繁华城镇,但本就是高丽半岛有数的几座古城之一,又有高丽人经营数十年,现今倒是欣欣向荣,加之城郊京幾地区散落的村镇,有两三万户,十余万人口。
如高丽半岛这种贫瘠狭小之地就是如此了,开京附近土地肥沃,又是京幾重地,生活在这一带的居民便极为密集,实际上现今大同江南所有高丽人口,也不过一百多万。
而随着甲胄鲜亮的齐军军卒进入开城,本来被围城的恐惧渐去,开城街头,从门可罗雀渐渐变得人流熙熙攘攘,多少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开城的战事,原本处于僵持阶段,朴氏联军攻城布下,只能采取围城之势。
王昭的军马并不能击退联军进攻。
而在闻听齐军水师登陆,从南部来的勤王之师被阻滞后,开京王宫内,经过激烈的争吵,最终,王昭同意了齐人提出的,双方军队全部后撤,在开京内,议定和约的提议。
忠于王昭的军马退出了开城,齐军入城,为双方提供安全保障,双方使者在开京内,商定和议。
开城内,齐军虽然仅仅进入了五百名军卒,但各个甲胄鲜亮威风凛凛,乘马行在开城街头,令城内高丽居民又骇怕又敬畏又好奇,都躲得远远的偷偷观望。
城内主持双方和议的是韩德让,当然,他已经完全领会了陆宁的意思,自会在和约中加入齐人的种种诉求,便如驻军、上使院等等。
齐国军马既然进入了开城,那么,自然也就不会轻易退出去。
陆宁的勾画便是,封朴守卿北韩王,王昭为南韩王。
王昭及忠于他的臣民退到南部的光州,保有弁韩之土,称为南韩,其余大同江南的高丽土地,称为北韩,为朴守卿治下之土。
在开城和光州,大齐都会驻军五百,并设上使院。
驻军的军营和上使院,都是齐国领土。
五百驻军,每一名驻军,配两名仆从军汉,由本地高丽勇健充任。
同时,军营附近田地,同样为齐土,可由驻军雇佣当地高丽农户耕种,收成作为驻军粮饷,若是收成有不足的部分,由南韩和北韩供养。
南韩和北韩地的铜矿,都由大齐东海百行开采,铸钱之后,十取其一作为采铜之费用。
上使馆的上使,处理采铜、贸易等等一切事务,若齐人在韩地触犯刑法,由上使院裁决,按照齐律定罪。
同时,韩地东南的东莱地(釜山附近),为大齐皇帝所有,大齐皇帝将会在此开港设市,为“釜山市”。
陆宁准备用“东海市”的模式管理釜山港,令釜山港成为己方东北远洋船队的重要补给点,以及东北日韩贸易的重要节点。
当然,这些,自然也不必和韩人提起。
最主要的条件便是这些了,也是韩德让必须谈下来的己方底线,至于韩德让会不会审时度势帮大齐在谈判桌上多拿到一些好处,那就看他的发挥了。
……
低矮的轿子,里面也特别狭窄,陆宁一个人坐在里面都显得有些挤,更莫说还有金氏了,金氏虽然纤细娇柔,但也属于压垮骆驼的稻草了,陆宁干脆将她揽在怀中坐在自己腿上,不免也毛手毛脚起来,甚至将其鞋袜褪下,把玩软绵绵雪白玉足,涂着红蔻丹的雪足,怎么揉捏都喜欢不够。
前两日在海船上,陆宁忍不住又宠幸了她一番,这个娇滴滴贵妇只能曲意逢迎,本来尊贵无比,现今却变成了自己的兴奴一般,征伐起来,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
此刻,金氏玉足乱动,咯咯娇笑着,在陆宁耳边喘息着,轻声说:“君父就,就知道欺负奴妾,却拿契丹两个皇后一点也没办法。”
时间长了,金氏自然也知道了,跟随在陆宁身边的那两个契丹贵妇是什么人了。
听金氏的话,陆宁咳嗽一声。
确实,刚刚抵达京幾湾的第二天,自己就领萧皇后上岸散心,但她还是一路冷冰冰的样子,对自己从不稍假辞色。
就现在,萧皇后和夷懒也都各乘坐一顶小轿跟在后面。
同样是做正事之余,带她们出来散散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录事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