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油说道:“客套话就别多说了,赶紧将郑介夫送去找张床躺一躺,啊不对,行文里面要写成编管,等我考察完再带他回杭州戴罪立功。”
县令抽了抽嘴角,招了招手:“浪生,浪生过来将郑先生抬我家去躺一会儿。”
浪生还不乐意:“我这边正忙着呢……”
县令上去就是一脚:“还使唤不动你了!赶紧!”
苏油倒是看得乐了:“治下百姓敢顶嘴,你这县令当得不错。”
龙继才脑门上汗都下来了:“都乡里乡亲的……辈儿上论我是他三叔……”
别地为官,是大宋的通制,不过昌国这样的地方估计没有外人愿意过来,想来这龙继才也是朝廷临时提拔的无奈之举,就和苏元贞差不多的那种路数。
苏油笑道:“我是真的夸你,官威官体,从来不在外表,都在人心里边。”
“是是是……”龙继才这才抹去了脑门上的汗:“请少保移步。我们入衙细叙……”
昌国县也有上千户的人家,除了渔业,还有盐业,农业,还有和高丽日本的转手贸易行业。
岛屿的小石板街道两边,都是商铺,主要商品叫鲞。
鲞就是大石首鱼干,从背上剖开摊晒成葵扇状。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盐腌制过的,颜色金黄,叫黄鲞,是上品。一种是海水洗净直接晒制的,叫白鲞,有些臭,是下品。
当然也有偏偏稀罕这下品的重口,那又是没处说理去了。
因此整条街道上,全都是鱼腥味。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干货,包括虾干,干贝,干鲍之类,价格简直便宜得让苏油瞠目结舌,品种也有好几十种。
岛上还有不少高丽人,明州市舶司规矩大,他们干脆在这里做批发,店铺里边主要是纸张,瓷器。
苏油找了家高丽店,认真看了瓷器圈足。
烧制温度不高,釉色还算不错,类似龙泉的天青,秘色,不过更加淡,拿去唬蕃商还行,用在宋朝中低端市场也不错,但是成色还进不了樊楼,方知味那样的地方。
龙泉窑口苏油正在改造,雪白底足圈子,声音清亮如罄,颜色艳丽的薄胎高温瓷眼看就要出来了。
宜兴青瓷窑也开始建造,不知道会对浙江瓷器市场造成什么冲击。
至于紫砂陶这种返璞归真的高端货色,苏油也不指望老外们能懂其中的意趣。
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
昌国县衙门很破,龙继才自己都不去,干脆就在家中办公。
院子还算不错,迎面照壁还用碎贝壳装饰过,也算是因地制宜。
书房里的陈设就有不少上品的高丽瓷,主要是浅蓝色和淡绿色,摆放得宜,如今看上去还不错。
一路行来,苏油对龙继才这个县令居然还心生了一丝嫉妒。
阳光沙滩海浪县人长,让他来过,能把这好日子过出花儿来。
龙继才搬来户籍田亩簿册,供苏油看查。
这个小县,其实收益胜过了大宋境内大部分县城,靠海吃海,老百姓们的日子至少还过得去。
只不过靠海吃海也是高危行业,家家户户都有死在风浪中的丁男。
苏油叹气:“实在不行,转运司拨款,在岛上建座塔吧,一来算是镇海祈福,二来回转的海船,也能多一个航标。”
龙继才感激涕零:“多谢少保关怀。”
苏油继续说道:“盐的产量偏低,下品白鲞利润不高,品质也不地道,石首鱼本来是很好的海产,不能因为盐的供给不足给浪费了。”
龙继才有些害怕:“朝廷榷务有定额的……”
苏油说道:“老龙,人这心思得活啊,黄鲞为什么卖得好?不就是因为它除了味道好,能代替盐使用,也是部分功能?当年我在眉山搞酱菜,酱油,豆瓣,豆豉,不就是为了让蜀中盐能够变相地穿州过府?守着这么块肥田受穷,不是傻吗?”
龙继才都傻了,啥意思?少保你这是在教我如何钻你转运司的空子?你可是正把着漕帅的印信呢!
苏油笑了:“你不用这样看我,朝中诸公为国揽财,恨不能老百姓每一根针,都是国家卖给他们的才好。这种思路,只能把百姓越搞越穷,最后国家想卖一根针都卖不出去。”
“我不一样,我鼓励你们自己做买卖,搞生产。而我,只管收税。你们赚得越多,我就收得越多。”
“只要你们不偷税漏税,不以次充好,正常的生产和贸易行为,我不但鼓励,还要给你们提供保护。”
“现在浙中盐禁,已经算是半开了,王相公正在奏请驰铜禁。”
“那就抓住朝廷仁政,好好干。就算几年后朝廷说不让干了,让走回老路,起码也能带着乡亲们赚了几年的松快钱嘛!”
“不过高丽人你得给我看紧了,逃税走私,一经查到就严办!规矩再松,那也是规矩。明白了吗?”
龙继才拱手:“明公只要许我昌国任意出盐自供水产加工所用,龙继才就算粉身碎骨,也要给明公把好关。”
苏油笑道:“希望你们早点富起来,然后买上这次我开来的那种大船,有了那种船,你们在海上讨生活,才更加轻松,更加安全。”
“就你们现在这样,危险系数这么高,我就是想让你们施行海事联保,那也不够赔付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