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沉香,交趾人将树木砍下来,放置让它自然糟朽,然后剩下的那部分,就是精华。
再将它们丢到水里,浮在水上的称为鸡舌,沉下去的称为沉香。
这种原始落后的方法当然要被苏油抛弃,早在二十年前,可龙里就能通过设备从树叶树枝里提取龙脑香了。
第一批大理铜过来之后,苏油便让苏辐打造铜皮蒸锅,建立香料厂,主要业务就是利用日常收集的树叶和树枝提取香精油。
椰子油是最好的制作香皂的材料,再加上苏油搜集多年的香方,很快就试制出了几款椰子皂。
香方不是秘方,真正的秘方是油脂还添加了交趾随处可见的蓖麻油,制出的香皂如淡琥珀一般透明,仅仅这一项就能俘获大多数女性的喜爱。
这是一头吞香料的猛虎,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香露,香油,香丸……
当四通商号的香皂厂建立起来之后,几个收购大单,让那些听话的豪强们欣喜若狂。
小苏太保说要带你发财,那就是当年见效不来虚的!
结果这次统计出来的人口数量,连李道成都吃了一惊!
交趾丁口,在李朝的统计不过六十万,按照两丁五口计算,交趾在李朝户部的注籍数量,也就一百五十万人。
而小苏太保统计上来的数量,交趾丁口就有两百二十万!人口五百多万!
农奴没被算在人口里!
苏油看着统计数字,对惭愧不已的李道成说道:“李公,你们之前,还真是无为而治啊……”
李道成只好苦笑:“实在是没有少保以大利诱之的能耐……”
培训班的课程很多很杂,不少都是地方官员们没有接触过的业务。
比如防疫,比如农林牧渔细化分类,比如居民收入统计,比如商税征收,比如工矿管理,比如梯田开拓,比如学校建立,比如财政预算……
好在苏油都准备了册子,培训班讲的只是大纲,具体的东西还需要自己回去慢慢看。
山高皇帝远,苏油不如在两浙路那样战战兢兢,完全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
州府的主官还是当地人,选官主要充任通判,负责监督,而地方财政转运则由转运司派驻财会人员负责协助,帮助建立州县财政制度。
苏油心好累,交趾的行政管理,比两汉都不如,到处都缺人。
不过好处就是可以安插大量的选官,在组建政府架构的过程中把控交趾政局。
五月还有一件大好事儿,张散的远洋舰队,总算是回来了!
苏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跟石薇请了假,亲自赶到旧州去迎接。
说心里话,升龙府一战,苏油其实打得胆战心惊的,因为他对新船员和衣锦军的炮术有些信不过。
张散来了,就是苏油的定心丸。
旧州城,会安江口,福建海商们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镇子——会安镇。
这是一座纯中土风貌的城镇,还是一座有钱人的城镇,比昌国县的建筑华美多了。
镇子里青砖铺地,两边都是砖石结构的院子,当街一面是店铺,生意人讲究一个门面头脸,一家家鳞次栉比,繁华不亚眉山。
大宋没有殖民地政策,但是被利益驱使的商人们,其实早早就在海外建立了很多这样的地方,会安镇不算大的。
但是有很多地方并不被大宋承认,因为那些人都是“流人”,“亡命”,“法外之徒”。
说白了就是逃犯,或者逃犯的后代。
苏油已经给过往海商发了传单,凡华夏余裔,不追前罪,不论代世,皆可谒海宁市舶司,填写籍贯,换取大宋身份。
大宋允许其贸易,或者为宋船向导,成为大宋与其它势力之间的沟通桥梁。
如果谈成一笔生意,市舶司会奖励这些人一笔钱财,功劳大的,甚至不惜给告身,让他们成为海外的官员代表。
不过现在还没有见到什么效果,苏油也根本不急。
会安江还停不了张散和苏油的大海船,当地海商将自己的海船贡献出来做了趸船,才勉强让船队驻泊。
苏油在这里见到了久别的朋友,张散,钱可久,艾尔普,蒲蠡,董非。
其他人还好,要不是豪富的海商,要不是身份崇高视金钱如粪土的学者教宗,要不是大宋侯爷,只有董非这土包子,五千件琉璃器赚大发了,见到苏油就好比见到再生的爹娘。
所有船只都危险地满载,犀角,象牙,乳香,青金,压箱用的金锭,银锭,宝石……
钱财对苏油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他更重视的是物产——马匹,禽畜,种子,橡胶草!
还有书籍和技术。
张散见到苏油是又惊又喜,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少爷?!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待到听说苏油灭了交趾,如今是交趾路转运安抚使,而会安镇已经成了交趾郡的市舶务的时候,张散不由得有些恍惚:“这戏法可是怎么变的……”
苏油哈哈大笑:“还是先让我看看你们变的戏法吧!”
艾尔普与蒲蠡上前:“尊贵的帝国副统帅大人……”
苏油摆摆手:“已经不是了。”
艾尔普都傻了:“大宋帝国的官职任免可真快……”
苏油乐了:“先别说这个,我要的东西都找到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