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南宋洲那熟悉的北部和东部海岸线轮廓,苏油表示赞赏:“路过广州的时候,记得将这些资料丢给沈存中一份,他的《九州禹贡图》,我看还够呛画得完。”
沈括如今是宣州太守,就在广州与广南西路交界处,和苏油的郡封梧州相邻,他在那里无聊得只能画地图玩了。
还有就是学王安石,天天练书法,翻来覆去三个字——“福建子”。
八月,交趾郡宁海军,组建完毕。
这是一支水陆两栖部队。
王韶手下的将领,除了孙能,吴逵,王德甲,还有本地的刘纪,黄金满,韦首安。
王韶用兵,从来都是以情报和谋略为主,手底下也一贯汉蕃交杂。
这人似乎有一种魅力,能统合各种乱七八糟的部队。
而且这样的部队,在他手底下颇有战斗力,总能打胜仗。
有四分局面,对王韶来说,仗就已经基本赢了。
这一点上跟苏油不一样,苏油和郭逵有点类似,喜欢苟实力,力争少犯错,然后给对手制造各种假象,等对方犯错之后,一路平推。
其实人家王韶的指挥统御,每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才堪称战争艺术,苏油这种就是渣。
不过苏油有强大的理工背景,比如这次战交趾,偏偏就是利用理工巅峰之作的纵帆战列舰,打赢了王韶认为必败的战争。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理,每当王韶鄙视苏油的时候,苏油就拿李广和程不识打比方。
这诅咒相当恶毒,气得王韶暴跳如雷却偏偏拿他没有办法,因为这比方,还真是有些贴切。
最后还是监军李舜举出来当好人,水陆新军部分就按明润的来,操典从严,薪奉从优,算作交趾路军力的保底。
旧军便按王经略你的意思来操练,你说交趾人强悍善斗,那就征召一部分,用于保卫各州。
调停了苏油和王韶,李舜举才上书朝廷。
“闻邕、钦、交、顺诸州峒丁,其人颇骁勇,但训练不至,激劝无术。
欲委经略司选举才武廉干之人为都司巡检等,提举训练,每季分往按阅。
逐峒岁终具武艺精强人数,首领等第给俸;
提举官以武艺精强五分以上议酬奖。
仍令五人附近者结一保,五保相附近者结一队。
每按阅,保、队各相依附;至于战斗,互相救助。
勇怯分为三等:有战功或武艺出众为上等,免差役;
人才趫捷为中等,免科配;
余为下等。
常日不妨农作,习学武艺,遇提举官按阅,即聚一村按试,毋得豫集边境。
有盗贼,令首领相关报。”
朝廷同意。
按照大宋规定,一州可以有治安部队七百人,但王韶可没有准备让这些人当警察。
交趾又不缺粮食,有了这道诏书,他便将这些部队变成了真正的职业军人,整整有上万人。
名义上这一万人只是乡丁义勇保甲,而其余六将的手底下,每人还有三千正军。
如此算下来,交趾一路,水陆大军共计四万左右,而且久经战阵。
没有缺额,足兵足食,王韶觉得这样的部队在手,他打十五万都没问题。
王韶和苏油经常关起门来瞎嘀咕,但是没有军事行动,只是操练,而且效果很好,李舜举也就懒得管。
李舜举感觉苏明润真是天才,自己只要捏死大军的后勤就行了,剩下的大把时间,主要放在皇宋银行和市舶司的事务上。
可惜自己是中官,在文官眼中带着原罪,连张小七,苏辐,邵伯温这些大人才,都不好向官家举荐。
那样做,反而是成了走阉宦的路子,污了人家的名声。
而苏油手底下就有这么一帮子人,在仕途上就是不热中,比如陈昭明,邵雍,邵伯温,还有林遂,对数理化的兴趣远比对当官的兴趣大得多。
不过这帮人也是真能整,邵伯温《南天星图》的问世,将大宋震得不轻。
赵顼嘉奖了科考队全体成员,准备让邵伯温做司天监少监,却被邵伯温拒绝了。
一来邵伯温还没参加科举,没考上进士前不准备当官。
二来邵雍病重,他要赶回陕西见父亲最后一面。
赵顼很惋惜,也只能放他回去。
不过一时间士大夫之家,都以有理工学问的书籍为贵。
懂不懂的先不说,家中备一套装装逼是要的滴。
而且如《麈尘录》那样的东西,里面记录的一些现象的确挺好玩的,比如乐律原理,跳过开平方根那一段,其实非常有趣,苏少保当年都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八月,赵抃在两浙路奏报,杭明市舶司组织的大船队顺利返回港口。
此次出海,组织货品总计三千七百万贯,收利四千五百万贯。
其中属于皇室的利润一千万贯,剩下的三千五百万贯里,六成利润归海运组织者杭明市舶司,四通商号,皇宋银行,两浙路海商行会,合计两千一百万贯。
剩下的一千四百万贯,归两浙路各州府的各行业商家。
根据苏明润的规矩,除了皇家,剩下那些都是要收取行税的,两浙路转运司也跟着发了一笔横财。
当然这只是预估状况,还得等到销售完毕之后方才能够确定最终盈利,但是总的来说——陛下,了不得啊,这相当于又打下一个交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