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房布置也看得出来,取材讲求自然物性,但是也都是精挑细选,然后精致加工出来的,材料不贵,花的功夫倒贵了去了。
在程夫人程文应史洞修眼里,这就是娘胎里边带出来的清贵,天生雅骨魏晋遗风,与暴发豪门的做派判若云泥。
因此礼物里的衣被之物,都是程夫人精心亲手缝制的,这份人情,不亚于染织坊那几成股份,三苏都不如他的待遇。
……
初五,破禁,送穷,迎神。
破禁又称为“破五”,一般和“送穷”是一起的,前几日的那些禁忌,过了此日便都可以解除了。同时之前那些为了聚积财气而没有倒掉的垃圾,这一天正好扫除一番,这番讲究便称之为“送穷”。
送穷的方式比较多样。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叫“穷媳妇”,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至门外,燃炮炸之,然后焚烧送走。
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为“穷鬼”备下车船以及干粮,可见送其快快离开的急迫心情。
“送穷”仪式直到正月的晦日都可进行。韩愈所写的“送穷”便是在晦日弄的。
晦日,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尤受重视。
又是天都没亮,八公便轻轻将苏油叫起,要去抢路头。
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那就是财神,也称为“五路神”。
“五路”,顾名思义,东西南北中,今日出门不管朝哪方,五路皆得财。
财神人人都爱,所以十分抢手,要越早接到才越灵验。
因此虽然按说初五才是迎神日,初四夜里就家家开始赶早“抢路头”了。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八公在门口摆上香烛,供上炸丸子,蛋糕,酥肉,鸡鱼,腊肉香肠,好吃好喝摆了一大桌,非常隆重。
小的们都还在睡,几个大的起来帮忙操持,然后焚香烧纸,燃放爆竹,先送穷,后接神。
接过神后,大家就吃着供品聊天直到天亮,这叫吃“路头酒”,好福气。
苏油对张藻说道:“糟娃哥你是管账的,今日可要多吃点,你就是我们的财神。”
张藻连连摆手:“事情都是小少爷在主张,你才是我们大家的财神。”
然后一人头上挨了八公一巴掌:“神灵面前还敢耍嘴!也不知忌讳,找打!”
城里过年,大小店铺在除夕做完生意后关门,而在今日早上便重新开市了。这接上了财神,正好顺顺利利“开门见财”,赚今年第一笔钱财。
不过乡下没有这事儿,初五这日主要是试新田。
就是将牛圈打扫干净,带着牛儿去水田里转一圈,意思是给你老人家提一个醒,也该收收心了,春耕农活马上就来。
初七,人日。
之前的六天则是“说畜”。
“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今天的重要习俗是“戴人胜”,所以“人日”也称“人胜节”。
人胜是一种饰品,妇女们于人日剪彩为花,或剪彩为人,富贵人家镂刻金箔,穷人家用彩纸。剪出人形,贴于屏风、床帐,或戴在头发上,以祈福避灾。
其中寓意,是“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也就是新年要面貌焕然一新的意思。
这一习俗从魏晋时期就开始流行,唐代起愈加重视,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镂人胜,又大宴群臣赋诗过节,而民间则剪彩相互赠送。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
苏油家里好久没这习俗了,没办法,一老一小俩孤鳏,都是三嫂五嫂六嫂剪好了送来。
今日里就不一样了,家里多了好些女孩,石薇苏小妹和几个女孩子一起,用剪刀剪纸人。
这个也是非遗,不过苏油真不会了,后世四川的强项是年画,不是剪纸。
不过他知道所谓剪纸也不是光是剪,还可以用锋利的小刀来雕,这工艺叫“刻纸”。
看了看石薇和苏小妹的小手,苏油想想,张了几次嘴还是算了,等她们再大一些再说,伤了手不是玩的。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
八公对女孩子格外宠爱,忙进忙出给她们送红纸,剪刀,浆糊,笑呵呵的,不管石薇苏小妹她们剪出什么丑八怪都说好看。
八公心里,家中人气兴旺,这就是最大的福气,有了这个,比什么锦衣玉食都好上百倍。
苏油可没心思放在那上边,他正在和石富石通打造打井的工具。
后世自流井,贡井,燊海井的名头世人皆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卓筒井”这个堪称中国钻探史上的逆天黑科技,其实是在眉山井研,由一帮从北面益州逃亡过来的私盐贩子,偷偷摸摸在荒郊野岭里搞出来的。
石富看着图纸,捋着胡子皱着眉头:“小油,你这套家伙,打出来的井,井口多大?”
苏油用手比划了一下,有瓷盆那么宽:“这么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