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七年冬十月,丙戌,白虹贯日。乙未,太白昼见。丙申,诏内藏库、三司共出缗钱一百万,助籴天下常平仓。大飨明堂,奉真宗配,大赦,加恩百官。
苏油在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迎来了朝廷的嘉奖令。
差遣因为稳定地区和平的需要不能变,但是官职变了,现在的官职差遣,全称变成了——秘书省著作郎,宣奉郎,骁骑尉,权知夔州军州事,兼夔州路转运判官,赐银鱼袋臣。
苏油自己一口气念下来,都会觉得缺氧。
张散刘嗣看着被崩下来的一大块山石,也觉得有点缺氧:“我的天……硝化棉这么大的威力?”
……
朝廷的邸报到了,司马光,领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
知制诰王安石,勾当三班院。
王安石换部门,是因为他在纠察在京刑狱的时候遇到一个案子。
有个年轻人,得到了一只斗鹑,同伴想借来看看,年轻人不许。同伴仗着两人关系好,抢了就跑,年轻人追上去一脚,踢到同伴肋下,同伴立刻就死了。
开封府认为这是杀人罪,应当偿死。
王安石反驳,认为年轻人不许,而同伴抢去,这就该算是盗窃行为。
年轻人追上去殴打,那就是捕盗,按照宋律,打死强盗,不为死罪。
开封府官员表示不服,事下审刑、大理详定,随后判定开封府官员定案正确。
这样就成了王安石有错了。需要履行“放罪”手续。
放罪就是去殿门向相关部门检讨,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王安石不干,说道:“我无罪。”
御史台及閤门累次催促,王安石始终不肯低头。
于是御史台弹劾他,韩琦看重其名,轻轻放过,给他换了个差遣完事儿。
性格,决定命运。
自家这边,二堂哥苏涣,在利州路提点刑狱任上去世了。
虽然同在川内为官,苏油都没有机会见过自己这位堂哥。
只有让眉山那边代为致哀。
苏辙出发上任了,大名府推官。
苏轼也写来信函,说他很忙,乞雨,修亭子,亭子修好雨也来了,他写了篇《喜雨亭记》作纪念。
还应老宋的要求,出府提点刑狱,教育苏油要乖,老百姓苦难深重,反正他是能放的都放。
如今这娃比较放松,除了公事,便是游山玩水。
不过他对自己的一个建议非常得意,凤翔府的差役,最苦还是衙前发木,顺着河流放木排,遇到洪水期,事故频发,死了不少人。
他建议调整衙前役的日期,改为秋冬水小的时候再发木,此举得到了大家一致点赞。
张藻扑哧一声笑道:“大先生的文章我是服气的,不过在少爷面前夸事功,实在是有点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苏油拍了张藻一下:“这后边不是还要要诗吗?你把我们最近做的事情回复他一下,这诗嘛……”
抽来一张信纸,用行书刷刷写了:“这个给他!”
一里编民十户寒,邑中谁与共溪山。
何当醉里温茶色,卧看清声坠井阑。
……
苏油很忙,他在组织人手打洞。
抓紧时间,趁冬日里峡江水位最低的时候,在滟滪堆,新滩,使用穿凿卓筒井的技术,在石头上打洞。
这洞要一直打到水平面位置下五六米,就算是有机械相助,也是巨大的工程量。
等到洞打好,便将一段带底的竹筒放进去,然后一段连一段,用水玻璃防水粘连,一直放到洞底。
接下来往竹筒里放入硝化棉塞紧,插上雷管,布置引信,人员撤回江滩上安全地带,起爆!
水下是压力环境,爆炸威力威猛异常,一声声回荡峡谷的如雷轰鸣声中,滟滪堆的巨石开始晃荡,然后渐渐歪斜,最后滚落进滔滔江水之中。
岸边所有人兴奋得抱在一起又跳又喊,这是大巫神力的又一次证明。
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
田守忠看着峡江中巨石一块块地消失,吓得呆若木鸡:“大巫毕竟是自己人,没有对木叶蛮下死手,不然现在老子都成渣渣灰了……”
乞第爱惜地用一种叫油葫芦的水禽油脂保养着自己的叶锤,表示很不屑:“隔空打人,不是好汉!”
工程事故是难以避免的,苏油又要求进度,尽管一再改进操作规程,木叶蛮的勇士们,还是死伤了不少。
夔州人和周边熟蛮,对木叶蛮狼狫兵的印象,也在一次次隆重的葬礼中改观。
不要怀疑娃娃知州的爱民之心,娃娃知州哭着喊着求吴地渝州的商人们来投资,只要你们答应修筑堤防,滨江路两边的地面就归你们开发,这商业用地我给你们批,免费!
商人们表示这是不可能滴,木叶蛮刚刚清洗了一波,鬼知道有没有下一波,我们再等等看。
为了早日吸引商人,拉动夔州内需,在政府资金吃紧的情况下,小知州只好咬着牙拿出了自己以后娶媳妇的聘礼,用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了码头上方的大片用地,以身作则,建造石堤。
石堤是用四轮马车拉来的石料,按照六十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建好后远远高于江岸,成为一处可以盛览江景的地段。
然后把江堤后面填平,与老城相接,在临江凭虚处,修建起旅社,商号,餐馆,茶楼……让来往的客商们有了落脚之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