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油讶异道:“怎么可能?这不是郑国渠上游配套水利工程?”
冯老汉说道:“老汉也不太清楚,不过听老人们说,这是前秦苻坚,仿照秦代郑国、汉代白公渠开的。”
苏油感觉脸火辣辣的疼:“是吗?那我再回去翻翻书。”
冯老汉好担心:“官人,那这渠,我们还修不修?”
“修!当然要修!”苏油对李老栓说道:“那大致就这样,冯里正你去通知各村,我们以村为单位,以长度计价,验收合格后,一贯半一米,三日一结!”
冯老汉有些懵:“这一米,得是多少?”
苏油将卷尺拉开铺地上:“这么长!”
冯老汉兴奋坏了:“这样的好事儿,那我们烧着松柴火把给官人干啊!”
苏油给冯老汉打预防针:“是给自己干,而且人越多越好!你可不能只想着自己村挣钱,不通知到位。这渠早一日修好,你们就早一日获益,眼光要放得长远知道吗?要是给我知道你有私心,嘿嘿嘿……”
冯老汉躬身道:“官人这话说得,就凭你送老汉那头大鹿,老汉都不能起了瞎心干这事儿!”
回到龙首村,休息了一晚,苏油就准备要回渭州了。
李老栓对苏油说道:“少爷,那我便不回了,这整渠的章程我还得与冯老哥好好说道。”
苏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李爷爷,这里条件……”
李老栓眼里闪着泪光:“我们李家占了少爷十年的好处,老汉如今总算是有了有用之处。少爷,你就成全老头,让我报效一场吧。”
苏油拉起李老栓的手:“爷爷言重了,你对蜀中盐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足以树碑立传,名传千古。不过你老人家既有此心,那苏油就……多多拜托了,你便是监造大匠。”
李老栓开心了:“那你赶快回去,城中多少大事情等你处理。我这边你自管放心,保管给少爷办得妥妥的。”
回到渭州城,苏油还没有坐稳,蔡确找过来了:“太守,镇戎知军求见。”
苏油说道:“这小隐君,龙首村离他驻地那么近他不来拜见,非得等我回城。”
蔡确点头:“要不晾他一晾?”
苏油笑道:“晾了不是坏我遇事立决的名头?一齐去看看吧。”
来到会客厅,种诂一身士人便服,正在欣赏厅中陈设,眼睛落在一个黄白铜相错的博山炉上,看得入神。
博山炉都是群峰拥立的形状,但是此炉极度精巧,溪边有一头白铜微雕小鹿在饮水,山脚林子边有一头黄铜微雕的老虎,露出半个身子,正待出击。
种谊在一旁侍立,见苏油过来,轻咳了两声。
种诂没有反应,直到苏油叫了一声:“大质。”
种诂这才回过神来:“哦,末将参见太守。”
苏油说道:“喜欢这香炉?那一会儿你就带走吧。”
种诂躬身道:“这个太贵重了,使不得。”
苏油笑道:“你如何看出它贵重?”
种诂说道:“这就是蕃部传言的秘金秘银吧?镶嵌工艺如此精湛,笔画入微,这是——雕磨的?那功夫就费大了。”
苏油说道:“这些全都是榷卖会上准备与蕃部交易的商品,大质你看如何?”
种诂取过一枚琉璃镜,琉璃镜一角玻璃后边,还有一枝设色牡丹,旁边有一句诗——“云想衣裳花想容”。
种诂看着镜中清朗帅气的中年面庞,理了理胡须:“这么贵重的东西,蕃部的人怕是买不起吧?”
苏油说道:“反正到时候竞价,价高者得,这个我不担心。就算蕃部买不起,他们也有本事儿将东西卖到西夏去。”
种诂有些拿不准:“会不会资敌?”
苏油说道:“通商和资敌,是两个概念。”
“通商的目的,是互通有无,是相互从对方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所谓资敌一说,是敌方拿到资源后,对资源的利用,比我们高效——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情
“为什么会比我们高?因为大宋流往西夏的物资,以铜钱和绢帛图书为主,而西夏流入中国的物资,以青盐为主。”
“流入大宋的利益,全部被商人获取,这些商人,不会将其所得的利润,用于陕西的建设。”
“仁宗朝间,严厉打击,不许宁夏盐入境,结果导致走私猖獗。”
“不但青盐没有被禁绝,还导致西夏利归王室,用于穷兵黩武;而大宋利归商贾羌人,用于安逸享乐。这才是妥妥的资敌。”
“但是如果将贸易控制在我们手里,事情就转变成了另一种性质——我们用之精练士卒,改善交通,建立寨堡,笼络蕃人;用之建造水泥工坊,铁厂,铸锻工坊。只要我们使用交换得来的物资,利用率比对方高,我们就取得了经济对抗的胜利。”
“大质久在关中,应该知道横渠先生‘气无生灭,理可穷究’的理论。”
“这个理论放到经济领域,便可以理解为经济物资财币,它的流动,就如同气的流动,是人力不能阻挡的,即使勉强阻挡,也是会出问题的。”
“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参与其中,找出流动的规律,因而获得利益。我们要使其在西夏散,散则无形;使其在大宋聚,聚则有力。”
“细究其理,还是能找到应对之法的。比如行蜀钞,代铜币,就是其中一项举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