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的这一支,后来大部居住在凉州城外的六座山谷里,这就是‘六谷蕃’的由来。而我们的那支,则世居松县,以耕种手工为业。”
“六谷部这支,经过折逋葛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龙波,折逋游龙钵诸代首领,到了潘罗支时,设计杀了党项人首领李继迁,又被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杀害,导致我河西族人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直到赞普大展雄才,迁至青唐,号召部族,在河湟数败元昊,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董毡这才恍然:“原来我族这几百年的变迁是这么回事。”
苏油让石薇取过一套木碗来,木碗里边是原木的颜色,质地光滑,还浸了酥油,显出了漂亮的木纹,外部则是朱漆打底,黄铜丝丝勾描的图案,精美而且华贵。
吉多坚赞将碗递给董毡:“我们的祖居之地,盛产香松,又因为曾为潘罗支辖地,因此也叫松潘。”
说完给董毡和青宜结鬼章,温溪心倒上酥油茶,示意道:“这便是用香松制作的木碗,三位久离故土的孩子,请感受一下祖地风,露和大地的气息吧……”
吉多坚赞唱起了一首古老的史诗,三人伴着歌声轻轻品尝着酥油茶,一脸的虔诚,似乎真的感受到了松潘高地的气息,六谷部吐蕃祖先的召唤一般。
一曲唱完,奶茶也喝完了,三人如同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董毡双手合十:“多谢大师。”
说完又对苏油行礼:“多谢太守,这次的货物,足见诚意。”
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骑刀
苏油“啊”了一声,摆手说道:“诚意当然是有的,不过这个只是大师的礼物。我也有一件礼物送与刺史,我们先看罢礼物,再说生意的事。”
石薇又取过来一柄造型奇特的弯刀。
苏油将弯刀递给董毡:“宝刀赠烈士,这刀是我的一点小意思。”
这是一柄具有浓烈西域风情的战刀。
战刀的护手由镂空的壳状黄铜构成,手握刀柄,护手可以从吞口位置包裹整个手背,上面装饰有一只镂空的咆哮狼头。
尖锐的刀锋之后,是两道血槽,一道既细且深,一道既宽且浅。
刀刃是烧刃,优美的烧刃线表明此刀不是批量的货色,而是手工打造的精品。
刀身采用镜面抛光,董毡能够像照镜子一般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影子。
刀身宽度仅有一寸,厚度仅有三分之一寸,而长度,达到了三尺半。
刀鞘是为黄铜配有黑色上蜡皮革,只有尾端有个鱼尾纹的圆形小铁盘作为配重。
这把战刀装饰简洁,线条优美,给人的感觉,就是用一柄实用器,再精细加工而成。
刀锋后背上,还有一行蚀刻的小字:“治平元年商州胄案零零零一号”。
护手前档内侧,也有三行小字:“石通,高士林,苏油”。
董毡撩起袍子,爱不释手的擦拭着战刀:“怎么还有太守的名字?石通和高士林又是谁?”
苏油笑道:“这是胄案新法,所有军器上,要留下匠作和监察的姓名,如果不合格,要依律追责。”
“从胄案出来的东西,没有例外,即便是给刺史的礼物。”
“但是普通匠人的作品,怎么能匹配六谷部的雄鹰?因此这把刀,匠作是石通,如今大宋的军器名家;质检员是高士林,当今高皇后的弟弟;监察嘛,便是由我担任了。”
董毡站起身来,跨步躬身甩袖,行了一个吐蕃的大礼:“多谢太守盛情,董毡定用此刀,在疆场饱饮西贼之血!”
苏油笑道:“哈哈哈,当不得如此大礼,不过也足见刺史是爱刀之人。怎么?不手痒?”
董毡有些忐忑:“在这里?”
苏油一指草场上立起的几个草席人形:“靶子都立好了,正要见识见识刺史的勇武。”
董毡一声长笑:“那就不客气了。”
说完伸手到嘴里吹了一声口哨,山谷外顿时奔来一匹乌黑的骏马。
董毡将战刀挂在腰间,待得骏马奔近,开始往前奔跑,待到战马超过他一半身长的时候,董毡伸手一捞鞍桥,飞身而上。
“好!”苏油鼓掌:“好骑术!”
战马极好,转眼加速到极致,董毡双脚踩在马蹬上,臀部离鞍,身子前倾,抽刀在手,上臂伸直翻腕,变成了刀刃朝上,刀尖向下的姿势。
奔马从假人身边飞速而过,董毡没有任何动作,直接利用马速产生的动能,切飞了假人横伸的手臂,接着奔向下一个标靶。
这次还是没有多余动作,只是手腕翻了一下,手臂打横,变成刀刃在前,刀尖略略向后的姿势。
只听董毡“嗨”的一身暴喝,前方草人,直接被战刀带过,一刀两段!
下一个目标在战马的左侧,董毡将战刀调整到马首左侧,右臂依然前伸,刀尖前指,战马奔过目标的时候,董毡向右上方一次横挥,草人脖子上的部位凌空飞起,战刀又回到了马身的右侧。
董毡哈哈大笑,狂呼:“过瘾!实在是过瘾!”
一趟冲锋下来,转眼路线上的假人们肢断骨折,身首分离。
董毡在远处掉头,再次发起冲锋,又一路砍杀回来。
等到来到众人身前,董毡一带缰绳,大黑马立起前蹄长嘶一声,停下了脚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