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囤元贞,种谊,李复。
苏油擦了擦眼睛:“怎么回事儿?”
种诂又忍不住了:“君子六艺,射御都在其中,汉唐诸君子,那是上马管军,下马料民……”
苏油笑呵呵地点头:“嗯,说起来跟我差不多呢……”
种诂一口茶喷了出去:“还要不要脸?”
苏油横着眼:“咋地?要跟我比军功?鄙人军功数转,如今忝任骁骑尉,你呢?”
这回种诂一口老血憋在胸口吐不出来:“你你你……”
文官的武勋升转比武官快得多,如司马光这种一辈子没带过兵的,都能升到上柱国,在大宋就没法说理。
这回就连薛向都看不下去了,不再和稀泥:“明润你这就实在过分了!君子不妄动,不徒语,不苟求,不虚行。说这些有意思吗?文官士大夫什么时候需要拿虚头巴脑的策勋来说嘴了?”
苏油赶紧连连称是,给薛向斟茶:“看比赛看比赛。这是薇儿配的凉茶,玉局观老神仙元德公的方子,薛公你尝尝……”
射箭比赛对弓箭没有什么限制,都是各人自备用熟了的弓箭。
阿囤元贞,郭隆,王文郁占了大便宜,阿囤弥给他们准备的都是同州弓和眉山箭,当今世上能找到的最好的精品。
三人膂力不同,经过精确计量,阿囤元贞能开两石;郭隆年老力衰,也还能开两石四斗;王文郁神勇,但是为了成绩留了余量,用的两石八斗。
眉山理工对箭重和弓力的比例搭配,如今已经有了一套精准的计算公式,不同拉力的弓要配不同重量的箭。
每一支箭都是阿囤弥叫人从海量的箭支中称量出来的,重量误差不超过一克。
其余两人还好,王文郁却是动作潇洒姿态飘逸,不但准,还快,还左右开弓,招牌左手连珠箭一发,渭州的弓箭行家那是一眼就能看出厉害之处,顿时采声如雷。
蕃人青宜结鬼章和乡勇吴存之咬得很紧,不过王文郁浑不在意,轻松得很。
种诂刚说了一句:“骄兵必败……”王文郁的最后一箭就偏了,六鹄!
吴存之的机会来了,深吸一口气,凝神,释弦——十鹄!
夺标!
程三拈须微笑:“存之还是不错的嘛,能从一众强者中杀出,厉害!”
四通商号的队伍好认,因为他们都穿着号褂,背心上有个四通商号的商标图案。
不同的人要求不一样,苏油跳了起来:“种大质你个乌鸦嘴!坏的不灵好的灵!”
种诂呵呵冷笑:“关我屁事!下来问问你家乡勇为何最后那一箭大失水准吧!自家手下都不关心……”
……
第一届渭州运动会,让城中多了无数的谈资。
两大锦标探花郎一个没捞到,替他人作嫁衣裳;乞弟龙山叫着要和姚兕单挑;董毡带着人绕着渭州城夸街;吴存之的立马提拔;学宫箭手的全军覆没;看台上的斗嘴……
还有一些后续,彩票大奖最高奖有人中获,当天独占花魁;祁连骢天价交易,卖出两千贯……
还有王文郁莫名其妙的最后一箭。
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郁的心思
古柳婆娑的鱼儿桥边,有一个“葫芦鸡”的小招牌。
夕阳外面,招牌下边,几张抹的干干净净的小方桌,散发着沉静的光泽。
一个年轻的妇人在收拾桌面,寡妇人家,收摊要早一些,也免得邻居闲话。
葫芦鸡据说是唐代礼部尚书韦陟的官厨发明的,制作时先将鸡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净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好,以保持鸡的整形。
待锅内凉水烧沸,投入肥鸡,煮一炷香时分取出,盛—盆内,添肉汤、米酒、精盐、葱、姜,几味香料,入笼蒸透,再进行油炸。
待到炸至金黄,随即盛盘中,上桌时另带小碟花椒盐佐食。
韦陟出身世宦,凭借父兄荫庇,平步朝堂,官至郇国公。
此人从小锦衣玉食,穷奢极欲,对膳食极为讲究。
小苏探花找寻渭州美食来到这里,品尝了葫芦鸡后,欣然命笔,写下“人欲不饭筋骨舒,夤缘须认郇公厨”的帘招。
还打听韦家娘子与韦陟的关系,不过韦家娘子小门小户好几代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听说小苏探花将这菜弄到了方知味,手法差不多,不过以整鸡脱骨法去鸡骨,在鸡腹内酿入四川特产的圆糯米、鲜豌豆、熟火腿、苡仁、芡实、香菌、莲子、百合等八种馅料,成为方知味的又一道招牌名菜,取名为“八宝葫芦鸡”。
不过探花郎说那种做法是为了入大雅之堂,要讲一声好,还就韦娘子家的本色本味更有风味乡情。
小石板路上出现了一个长长的声影,太熟悉了,石家小娘子和阿囤娘子常常支使他来自己这里买鸡。
王文郁来到布招下头,拿抹布擦拭桌子,然后开始朝屋里搬:“玉娘,我输了。”
玉娘微微一笑:“没事儿,我都听说了,大郎最后一箭偏了。”
王文郁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小苏探花说渭州可能要打战了,我……”
玉娘身子一僵,眼里渐渐包起了泪水:“你故意的?”
“你怕射箭夺冠,得了锦标,你的那些战友就会起哄让你娶我?”
王文郁有些手足无措:“刀剑无眼,玉娘,我不是怕自己,我是怕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