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两个位置,是持刀时,手顶护手的地方,是开弓时,引弦的地方,属于摩擦最厉害的部位。”
“于是再次改良,在这两个地方贴皮加厚。”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两个地方使用最频繁,加厚之后,操作不便。”
“而且皮手套夏日里使用容易捂汗,所以第三次改良后,变成如今拇指,食指为麻料衬皮革,其余地方为麻料的形制,如此一来,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舒适程度,军士们交相好评。”
“又比如鹤胫弩,矢长原先为一尺,如今箭头逐渐加长,而箭身逐渐缩短,箭尾从两羽变为三羽,弩面开丫状导轨。”
“加上鹤胫杆能省力一半,滑轮能延长一倍的力程,才让军士只需要用一石二斗的力量,就能拉开弩力为四石八斗的强弩,再配合精钢弩矢,方能在七十步内洞穿青唐瘊子甲。”
“还有军装,还有军粮,行军布阵的操典,驻扎食宿的章程……可以说是每一点小小的变化,里边都有一条甚至几条人命。这些不经历战阵,永远料想不到。”
司马光点头:“论脚踏实地,精通实务的干才,大宋济济群侪里边,我只看好明润。”
苏油笑道:“君实公言重了,不过话说回来,操典训练有用吗?我觉得还是有用的。”
说完一撇嘴:“不过不是这样赚取目光为目的的操典,而是为了实战总结形成的操典。”
司马光说道:“明润,我知道你看似平和,其实内心是主攻的,对吧?”
苏油说道:“这个不瞒君实公,的确如此,大宋如果不能除去西夏,辽国两颗毒瘤,先死的,只会是大宋。这一点,不知君实公是否同意?”
司马光有些矛盾:“然而国情如此,国家,经不起战争的消耗啊……”
苏油说道:“是啊,举步维艰,但是君实公,不攻,不行啊。”
司马光还待要说话,苏油却道:“君实公,且听明润说完。”
第四百九十九章 开幕式
“如今大宋,每年要给辽国五十万贯,西夏二十万贯,而我大宋每年岁入,虽然号称一亿多贯,可除去消耗,所剩还有多少?”
“四年时间里,两年山陵哀崩,那是入不敷出,一年大水,还是入不敷出,好的一年,不过一百万贯盈余,相当于泰半送与他人。”
“西夏和辽国,就是勒在大宋脖子上的两根绳索,而且越来越紧。”
“我知道君实公最推崇的君主是唐太宗,其次是汉文帝。认为府兵之制,远胜募兵之制。”
“而我认为不然,无他,时移世易耳。”
“秦国立国之时的西戎,箭矢不过石,骨;汉之匈奴,因为没有马蹬,其实骑军不能冲击,乃长途行军之用,接战还需下马。”
“加上军器不良,因此李陵以五千步兵遭遇八万匈奴,尚能鏖战八天八夜,箭矢用尽,方才被擒。”
“可如今再看,西夏骑军,已经发展出擒生,泼喜,铁鹞子。骑种分出骡驴,骏马,骆驼。军种划分更加细致,战力提升,战术改良日新月异。西夏青锋,青唐板甲,旋风炮,强弩,无一不精。”
“铁骑突袭,一日百里,已是寻常;冲锋放箭,击穿步阵,轻而易举。”
“可以说游牧之族,千年以降,其军事组织的进步,大大超过农耕之族的进步;其军队的素质和能力,如今也已远超过农耕之族军队的素质能力。”
“君实公,有一种说法,叫做温水煮青蛙,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司马光说道:“愿闻其详。”
苏油说道:“将青蛙投入四十度的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热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可当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
“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但是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如今是大争之世,因循苟且不思进取,就等同于自取灭亡,君实公,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司马光叹气:“我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明润,如今国家不堪重负,须得民富国强,士马雄壮,方可言兵。”
“陛下图思振作,这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行之不得法,失于操切,那是不进反退啊。”
苏油点头:“是,我劝过陛下,陕西河北,需要二十年恢复。但是君实公,这必须是励精图治,努力进取的二十年,而不是因循苟且,得过且过,花钱买平安的二十年。”
司马光终于无话可说,再次叹了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湖面。
诸船已经移到了五殿东面,对临水殿排成行列,一叶小舟将一军校送到近千,手里握着一根长杆,上挂锦彩银碗,将之插在近殿水中。
红旗招展,号炮轰鸣,远处两行舟队上的军士开始疯狂划桨,鸣鼓并进。
沿岸观众欢呼喝彩,下单买注,为自己的船队加油助威。
就连一众官员,也纷纷下注,这是慈善彩票,过瘾的同时,还有好名声。
捷者得标,来到殿前山呼拜舞。接着远处虎头船之类有开始出发,各三次争标而止。
春池景明,欢声笑语,几要摧破纤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宋朝